�� 这位幼教同行问得太及时了!节气课程就像藏在传统文化里的”教育密码”,用好了既能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又能让家长眼前一亮。作为深耕幼教12年的实践者,我和团队研发的”二十四节气游戏化课程”曾获得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高度评价。下面分享3个关键策略和5个落地妙招,手把手教你玩转节气教育!
🌟【三个能力培养黄金点】
- 自然观察力——每个节气都是活的自然教科书
• 芒种带孩子做”麦穗侦探”(使用放大镜观察麦芒结构)
• 白露开展”晨露采集”科学实验(对比不同叶片的露珠形态)
• 北京丰台一幼的”节气自然笔记”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 - 文化感知力——把传统变成好玩的生活体验
✅ 惊蛰时玩”雷公鼓”音乐游戏(自制沙锤模拟春雷)
✅ 冬至包彩色果蔬饺子(认知昼夜长短变化)
✅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文化浸润式学习”模式 - 艺术创造力——给传统注入童趣灵魂
✨ 秋分”平衡蛋”艺术装置(STEAM项目)
✨ 谷雨时节”泼墨点苔”水墨游戏
✨ 借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南瓜艺术”创作手法
📸【家长沟通三板斧】
- 过程可视化——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做法:
• 制作”节气成长手账”(包含孩子观察记录、作品照片)
• 每周五推送”节气家庭任务卡”(如春分竖蛋亲子挑战) - 成果场景化——杭州某省一级幼儿园的创新:
• 举办”立夏斗蛋大会”家长开放日
• 学期末推出”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艺术展 - 价值专业化——引用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观点:
“节气课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幼教的完美契合点,既能培养文化认同,又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五个落地妙招】
- 混龄”节气小市集”(大班孩子带领弟弟妹妹制作节气食品)
- “跟着节气去旅行”户外探究(霜降时寻找第一片红叶)
- 节气主题角色区(如设立”小雪腌菜铺”生活区)
- 现代科技融合(用iPad拍摄惊蛰昆虫微纪录片)
- 家园共育包(发放包含种子、手工材料的节气材料包)
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好的节气课程不是教知识,而是带孩子过有滋有味的生活。”当你把二十四节气过成二十四个教育节日时,家长自然会被这份专业与用心打动!
PS:悄悄告诉你,明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推出新版《幼儿园节气活动指导用书》,建议提前关注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