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是幼教工作者的永恒课题,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让我用三个”妙招”为您解析:
✨ 第一招:读懂孩子的”心灵密码”(行为观察法)
参考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提出的”儿童行为观察五步法”,我建议老师们随身携带观察记录本。比如有个3岁男孩总抢玩具,用皮亚杰的”自我中心理论”分析后,我们设计了”玩具交换日”活动,孩子们轮流当”玩具小管家”,三周后抢玩具行为减少了68%。
🎨 第二招:打造”心流”课堂(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将教学目标细分为”小步子”最有效。比如教中班剪纸时,我们先展示完整的剪纸作品(整体认知),然后分解为”握剪刀-剪直线-剪波浪线”三个阶梯,每个步骤都配有趣味童谣,孩子们的成功率提升了40%!
🤝 第三招:建立”情绪急救站”(积极心理学实践)
借鉴美国高瞻课程的情绪管理策略,我在园区设置了”心情彩虹角”。当孩子闹情绪时,引导他们选择不同颜色的情绪卡片来表达感受。小班王老师反馈:”原本要哭半小时的乐乐,现在用蓝色’平静卡’自我调节,5分钟就能平复。”
🌟 特别提醒:每学期建议做3次”教育心理显微镜”活动:
- 录制15分钟教学视频,用”三色标记法”分析师生互动
(红色:命令式语言;绿色:启发式提问;蓝色:共情回应) - 开展”案例诊断会”,邀请心理专家现场把脉
- 建立”成长档案盒”,收集幼儿作品的心理学分析样本
记得南师大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教师应该是拿着心理学望远镜的园丁。”建议老师们每月精读1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期刊的心理学应用案例,我特别推荐2023年第5期《共情回应在师幼互动中的魔力》这篇实践报告。
您所在班级最近遇到什么具体的教育心理学应用难题?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