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评价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就像”车之两轮”,需要联动发展。我结合多位专家的观点和实践经验,给您一些可落地的建议:
(先抛出金句)
✨著名幼教专家虞永平教授说过:”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句话道破了评价改革的本质。
【三大改革方向+实施策略】
- 从”结果评判”到”过程赋能”
- 借鉴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的做法:建立”成长档案袋”
- 包含:教学案例视频、幼儿发展追踪记录、反思日记等
- 每月开展”咖啡时间”互评会(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做法)
- 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 采用”4维评价法”(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研发):
👉🏻幼儿反馈(通过游戏观察)
👉🏻家长评价(设计可视化问卷)
👉🏻同行互评(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的”课堂切片”研讨)
👉🏻自我反思(参考李季湄教授的”反思四问法”) - 智能化评价工具运用
- 推荐使用:
📊”幼儿发展阶梯评价系统”(南京师大团队开发)
📱”教师专业成长雷达图”(深圳一幼正在试点的数字化工具)
【特别提醒】
🚦避免”新形式主义”陷阱!就像浙江幼教教研员虞莉莉强调的:”任何评价改革都要回归到是否真正促进了幼儿发展这个原点。”
【行动建议】
本周可以尝试:
- 录制5分钟教学片段,用”2星1愿”法自评
(两个亮点+一个改进点) - 观察3个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发展性记录
这样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
💫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从”统一标尺”到”个性生长”的跨越
您觉得这些建议中,最适合您园所现状的是哪个方面?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