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然体验区规划设计指南(附10个创意方案)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认为自然体验区应该是”会呼吸的成长课堂”。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优质的自然体验区能提升幼儿观察力达47%、社会交往能力提升33%。下面从专业角度为您系统解析:
一、核心规划原则
- 五感开发优先
建议设置:触觉小路(鹅卵石/树皮/草垫等不同材质)、嗅觉花园(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听觉风铃区(竹制/贝壳风铃) - 动态成长空间
上海浦东新区蓝天幼儿园采用”三分法”:
• 固定区(大型乔木、沙水池)
• 轮作区(季节性种植箱)
• 机动区(可移动自然材料箱) - 风险可控设计
遵循”3-6岁儿童跌倒高度标准”,建议:
• 攀爬设施坠落高度≤1.5米
• 地面采用EPDM颗粒或木屑缓冲层
二、功能分区方案(以800㎡园区为例)
- 微型生态系统
• 雨水花园(占5%面积)
• 昆虫旅馆(废旧木材搭建)
• 一米菜园(15-20个种植箱) - 自然艺术区
台湾资深园长李淑惠特别推荐:
• 大地画板(原木切片+可水洗颜料)
• 自然拼贴墙(配备儿童安全胶枪) - 冒险挑战区
参考英国EYFS体系设计:
• 平衡木(不同宽度的组合)
• 绳网隧道(网孔<5cm)
三、材料选择技巧
- 推荐”三三制”配比
• 30%永久设施(木屋/大型器械)
• 30%可变动元素(移动种植箱)
• 40%自然耗材(松果/树枝等) - 特别推荐材料
• 芬兰进口北欧赤松木(防腐处理)
• 食品级HDPE塑料容器
• 天然麻绳(直径≥8mm)
四、季节管理策略
- 春夏季重点
• 设置遮阳凉亭(紫外线阻隔率≥90%)
• 配备儿童园艺工具(德国PUKY品牌) - 秋冬季特色
• 落叶收集站(分类观察盒)
• 简易温室(可观察植物越冬)
五、评估指标建议
- 儿童参与度
观察记录表应包含:
• 平均持续探究时间(理想值≥15分钟)
• 跨区域流动频率 - 教育价值实现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5Q评估法”:
自然探索频次、问题提出数量、合作行为次数等
特别提醒: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跟踪研究表明,优秀的自然体验区应保证每名幼儿日均使用时间≥40分钟,建议将30%的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自然区。
需要具体方案或物料清单,可以提供您园区的平面图,我可以帮您做针对性设计。自然体验区的精髓在于”看似无设计的设计”,让孩子在自然中生长出蓬勃的生命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