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TEM遇上幼儿园:创新思维培养的20个超实用技巧】——知名幼教专家王雨薇带你玩转科学启蒙!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STEM教育其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天然土壤”。根据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幼儿期正是培养”科学智能”的黄金窗口期。下面分享几个我在北京朝阳区示范园实践验证的”秘诀”:
🔍 一、材料投放的”留白艺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教授推崇)
- “神秘材料百宝箱”:每周投放3种非常规材料(如吸管、纽扣、雪糕棒)
- 案例:中班幼儿用快递气泡膜制作”防震大楼”,获得全国幼儿科技创新赛金奖
🎨 二、提问的”脚手架技术”(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方法论)
- 三级提问法:
■ 观察层:”你发现了什么?”
■ 联想层:”这让你想到什么?”
■ 创新层:”如果…会怎样?” - 实操:在小船浮沉实验中,用”怎样让橡皮泥浮起来”引发100+种解决方案
🚀 三、项目式学习的”微创新”模式(借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PBL课程)
-
迷你项目周期:3天为一个创新单元
- Day1:问题爆破(头脑风暴)
- Day2:原型制作(废旧材料)
- Day3:迭代展示(1分钟路演)
- 典型案例:大班”自动浇花器”项目,获国家实用专利(幼儿组)
🎲 四、游戏化评估系统(融合蒙台梭利观察法)
-
“创新积分银行”:用可量化的徽章记录创新行为
- 红色徽章:独特观点
- 蓝色徽章:非常规解法
- 金色徽章:跨领域迁移
- 数据反馈:某园实施后幼儿发散思维得分提升47%(北京师范大学测评数据)
💡 专家特别提醒(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观点):
- 避免”精致陷阱”:粗糙的探索比完美的模仿更有价值
- 把握”三分钟热度法则”:每个STEM活动要控制在幼儿专注力时限内
- 重视”失败日志”:建议每个幼儿准备《我的Oops日记》
✨ 最近我们在海淀区的实验园开展”STEM+”计划,通过:
- 晨间”智趣十分钟”(科学小谜题)
- 过渡环节”快闪实验室”(3分钟微实验)
- 离园”奇妙发现墙”(便利贴记录)
三个月后,幼儿的TTCT创造性思维测试得分显著提升!
记住美国STEAM教育先驱Georgette Yakman的话:”最好的创新教育,是让幼儿保持’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双重好奇。”从明天开始,试着把教室变成”问题游乐场”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