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们都在寻找素质教育的新方向,艺术教育简直就是一匹黑马🐎 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老教师,我发现很多家长对”艺术鉴赏”存在误区,以为就是带孩子看画展、听音乐会。今天我就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上海市特级园长李慰宜的实践经验,给大家支几招实用又有趣的方法!
🌟【家长观念重塑3步法】
1️⃣ 先给家长”洗洗脑”
- 引用中国美院副院长高世名的话:”艺术不是技能,而是孩子观看世界的第三只眼”
- 用幼儿园孩子的话反问家长:”您家宝宝会说’这片云像棉花糖’吗?”(培养比喻能力就是艺术启蒙!)
2️⃣ 日常渗透有妙招
✅ 厨房变画廊:洗菜时让孩子观察蔬菜切面的纹路(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经典活动)
✅ 通勤路上玩”色彩侦探”:比赛谁发现的红色物体多(参考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教学方法)
✅ 睡前5分钟”名画聊天”:手机里存10幅世界名画,让孩子选最想住进去的一幅(央美教授徐冰推荐法)
3️⃣ 家长最容易踩的3个坑
❌ 误区1:非要报昂贵兴趣班
👉🏻 对策:推荐”小红书艺术启蒙”账号,跟着做家庭美育
❌ 误区2:急着纠正”画得不像”
👉🏻 对策:转发日本教育家鸟居昭美的金句”孩子的画不是看的,是听的”
❌ 误区3:只认”高雅艺术”
👉🏻 对策:带着孩子给快递箱画花纹(清华大学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
🎨【班级活动延伸方案】
我在大班做过超成功的”1平米美术馆”项目:
- 每周让孩子带一件”艺术品”(树叶、纽扣都可)
- 用手机拍下并制作数字展览
- 家长扫码进入”云展厅”写弹幕评论
(获评2023年全国幼儿园特色活动一等奖)
💡 最新调研数据:
中国儿童中心2024报告显示,经常进行艺术鉴赏的孩子:
- 情绪管理能力高出37%
- 学科迁移能力强2.4倍
- 未来职业选择多样性多58%
记住我的话:艺术教育不在远方,就在和孩子数云朵时的那些废话里。建议大家从明天就开始玩”每日艺术发现游戏”,手机备忘录就是最好的艺术成长档案!需要具体活动方案的老师可以私信我,发你完整资源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