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探究】当语文遇见体育游戏:创编”会说话”的运动口令全攻略✨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让语言发展与体能锻炼完美结合的创新方案!记得华东师范大学柳倩教授曾说过:”幼儿的学习本就不该被学科割裂,我们要做的是搭建自然的融合桥梁。”
🏅【为什么要把语文和体育游戏融合?】
1️⃣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团队研究显示:动作发展水平与语言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3)
2️⃣ 著名园长李季湄的”游戏化课程”实践证明:韵律性口令能使运动参与度提升40%
3️⃣ 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通过多种活动扩展生活经验”的要求
🎯【创编运动口令的4大黄金法则】(附实践案例)
- 音韵魔法——让口令”跳”起来
例:小班”兔子跳跳”游戏
“小白兔,蹦蹦跳(蹲跳动作)
红眼睛,转呀转(手比圆圈转眼睛)
长耳朵,竖起来(踮脚摸头)
拔萝卜,嘿哟哟(弯腰拔动作)”
👉 技巧:每句结尾押韵,动词重复出现(华东师大周兢教授语言发展理论)
- 故事情境——给运动装个”剧本”
例:中班”孙悟空打妖怪”
“金箍棒,甩一甩(转臂运动)
筋斗云,翻过来(侧滚翻)
火眼金睛找妖怪(快速指认)
变!变!变!(三人组合造型)”
💡 建议:参考绘本大师松居直的叙事节奏,每30秒变换情节
- 汉字变形——身体就是识字卡
例:大班”人体拼字赛”
“撇像小蛇滑滑梯(侧身滑步)
捺像大刀劈下去(弓步下劈)
横是扁担肩上扛(平衡木行走)”
✨ 效果:北京海淀实验幼儿园数据表明,这样识字记忆留存率提高58% - 方言童谣——传统文化新玩法
例:粤语地区”跳房子”新编
“点虫虫,虫虫飞(单脚跳)
飞去荔枝基(转向跳)
阿妈叫我捉虫归(下蹲动作)”
🎤 提示:可邀请家长参与创编,实现家园共育
🔥【3个超实用活动模板】
- 古诗体能圈(适合5-6岁)
将《悯农》改编成:
“锄禾日当午(弓步除草动作)
汗滴禾下土(擦汗+深蹲)
谁知盘中餐(托盘平衡走)
粒粒皆辛苦(捡豆子比赛)” - 成语障碍赛(适合4-5岁)
“龟兔赛跑”升级版:
设置”快马加鞭”冲刺区
“稳扎稳打”平衡木
“后来居上”反超隧道 - 声调跳格子(适合3-4岁)
用”āáǎà”四个声调做指令:
ā-原地拍手
á-向前跳格
ǎ-转身跳
à-创意定格
💌【给老师的温馨小贴士】
- 安全第一:动作设计要符合《学前儿童动作发展里程碑》
- 参与感至上:让孩子自己创编口令(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这点)
- 多感官刺激:搭配响板、铃鼓等乐器强化节奏
- 记录与反思:建议用手机拍摄精彩片段回放分析
记得去年在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实践时,孩子们发明的”词语接龙跳房子”让我惊艳——边跳格子边接龙,运动量和词汇量双丰收!期待大家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融合游戏!
📚【延伸阅读推荐】
- 《运动中的学习》——董旭花著
-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日本运动教育篇)
- 台湾《幼教季刊》2023年”跨学科整合”专题
下次教研会,要不要试试让孩子们用身体摆出”跑””跳””飞”等汉字?你会惊讶于他们的创造力!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创意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