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STEM】3-6岁”小小发明家”环保游戏全攻略 | 附超详细活动案例🌟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研员(曾参与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幼儿STEM课程开发”项目),今天分享一套让低龄幼儿尖叫的环保发明游戏方案!记得收藏这份”保姆级”指南哦~
🔍 核心教育目标
✔️ 基础工程思维(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 环保意识萌芽(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强调:环保教育要从”具象体验”开始)
✔️ 跨学科能力整合(科学观察+技术应用+数学测量)
🎯 分龄实施要点
3-4岁:重点在”观察-模仿”
➤ 案例:用卷纸筒+纱网做”昆虫观察器”(蒙特梭利感官教育法)
4-5岁:强调”问题-材料”对应
➤ 案例:酸奶盒+吸管制作”植物自动浇水器”(参考STEAM教育专家Anne Jolly的T型支架设计法)
5-6岁:开展”设计-测试”循环
➤ 案例:废纸箱+橡皮筋组装”垃圾分类小车”(运用设计思维教授David Kelley的”快速原型”理念)
🌟 爆款活动设计:风力小怪兽清洁车
(获2023年全国幼儿环保创意大赛金奖案例)
材料清单:
▸ 牛奶盒(车身)
▸ 吸管(传动轴)
▸ 瓶盖(轮子)
▸ 皱纹纸(怪兽毛发)
▸ 小风扇(动力源)
教学魔法时刻:
1️⃣ 情境导入:播放《巴巴爸爸收垃圾》动画片段
2️⃣ 痛点发现:”公园里的落叶打扫好辛苦呀!”(引导幼儿共情)
3️⃣ 头脑风暴:”什么力量能帮清洁工?”(记录幼儿答案,如风/磁力/动物等)
4️⃣ 原型制作:教师预先准备3种连接方式(胶带/橡皮筋/牙签),让幼儿自主选择
关键提问:
“怎样让怪兽的嘴巴张得更大?”(工程问题)
“为什么皱纹纸要剪成条状?”(科学思考)
💡 专家级教学建议
- 安全红线:避免使用直径<3cm的小物件(参照美国CPSC标准)
- 脚手架策略:提供”半成品材料包”(如预穿孔的纸板)降低挫折感
- 成果可视化:使用”发明日记本”记录迭代过程(浙大盛群力教授推荐的形成性评价工具)
📚 延伸资源
▶️ 绘本推荐:《垃圾去哪了》(日本绘本奖得主加古里子作品)
▶️ 虚拟实验:NASA儿童站”风力小车”互动游戏
▶️ 专业发展:参考《幼儿STEM教育实务》(黄瑾教授主编)第三章
记得用#童创发明家 话题分享孩子们的作品哦!下期我们将揭秘如何用TPR教学法玩转幼儿编程~
💬 互动区:您尝试过哪些环保小发明?欢迎留言区晒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