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资源缺口严重,幼儿教师如何参与托育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当前托育资源缺口现状分析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据中国儿童中心2022年发布的《托育服务发展报告》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远低于OECD国家35%的平均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佘宇指出:”托育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急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二、幼儿教师参与托育资源开发的优势
- 专业优势:幼儿教师具备系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知识,尤其熟悉0-6岁儿童成长规律
- 实践优势:已有丰富的早期教育实践经验,能够快速适应托育服务工作场景
- 创新优势:具备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能力,能开发符合婴幼儿特点的托育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强调:”幼儿园教师向托育领域延伸是解决人才短缺的重要路径,需要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通道。”
三、幼儿教师参与托育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1. 课程资源开发
- 根据婴幼儿发展敏感期设计”五感开发课程”(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 开发”亲子共育微课程”,如15分钟亲子游戏包
- 制作”生活技能养成”视频资源(如自主进食、如厕训练)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团队开发的”0-3岁阶梯式游戏课程”已被全国500多家托育机构采用。
2. 环境资源利用
- 将幼儿园闲置空间改造为临时托育点(如午休室改造成哺乳室)
- 设计”移动式托育角”(可收纳的活动区域)
- 开发户外自然教育场所的多功能使用方案
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介绍:”我们利用幼儿园屋顶平台开发了’天空农场’,既满足了幼儿自然教育需求,又为社区家庭提供了亲子活动空间。”
3. 人力资源整合
- 建立”教师+保育员+家长志愿者”的复合型服务团队
- 开发”教师指导-家长操作”的居家托育指导手册
- 组织退休幼教专家成立”托育服务咨询团”
四、幼儿教师参与托育服务的实施路径
- 专业提升:参加”托育照护”1+X证书培训,掌握婴幼儿回应性照护技巧
-
服务模式创新:
- 开展”半日托””临时托”等灵活服务
- 开发”送教上门”型家庭托育指导服务
- 建立”幼儿园-社区”联动的周末亲子俱乐部
-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创建区域托育资源库(玩教具轮换使用)
- 开发数字化托育资源平台(如活动设计案例库)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建议:”要建立托育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五、政策支持与保障建议
- 争取政府对参与托育服务的幼儿园给予专项补贴
- 推动教育部门将托育服务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体系
- 建立托育服务资源开发的成果认定与激励机制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科科长张艳分享:”我们区对开展托育服务的幼儿园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运营补贴,有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结语
托育资源开发既是挑战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遇。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所说:”幼儿教师参与托育服务不是简单的’向下延伸’,而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构与优化。”通过创新资源利用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在缓解托育资源短缺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议后续行动步骤:
- 评估所在机构可利用的潜在资源
- 参加托育服务专项培训获取资质
- 小范围试点1-2个托育服务项目
- 建立资源开发协作网络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