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策略:让美育在真实情境中自然生长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审美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系统阐述如何通过PBL培养3-6岁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PBL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契合点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幼儿的审美体验应当是主动的、参与式的,而非被动接受的。”这正是PBL应用于幼儿美育的核心价值。
- 真实性特征:PBL源于真实问题或情境,如”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更美”,这种真实性能激发幼儿真正的审美需求。
- 整合性优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强调:”审美教育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PBL恰好提供了这种整合平台。
- 持续性过程:一个项目通常持续2-4周,幼儿有充分时间反复体验、调整和深化审美认知。
- 多元表达机会:PBL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尊重个体审美差异。
二、PBL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项目启动阶段:激发审美兴趣
案例:在北京某幼儿园的”最美自然角”项目中,教师先带幼儿参观杂乱的植物角,引导发现问题:”你们觉得这个角落给人什么感觉?怎样让它变得更美?”
策略:
- 创设”审美冲突”情境,如展示对比强烈的图片组合,引发幼儿讨论。
- 使用开放式提问:”你注意到了什么?””这让你有什么感觉?”
- 提供多样化艺术素材激发灵感,如名画图册、自然材料等。
表:PBL项目启动阶段的审美引导策略
引导方式 | 具体做法 | 审美能力培养点 |
---|---|---|
问题情境 | 展示不美观的环境 | 审美判断力 |
感官体验 | 触摸不同材质物品 | 审美感知力 |
艺术对话 | 讨论名画元素 | 审美理解力 |
(二)项目探索阶段:丰富审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提出:”幼儿审美教育应注重’过程性体验’而非’结果性评价’。”
实践方法:
-
多元艺术探索:
- 提供各种材料(水彩、黏土、自然物等)供幼儿自由尝试
- 组织艺术工作坊,邀请当地艺术家参与指导
-
环境审美观摩:
- 参观美术馆、公园等审美场所
- 建立”美的小侦探”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
-
艺术语言发展:
- 引导幼儿用丰富词汇描述审美感受:”这幅画让我感到温暖,因为…”
- 创建”审美词汇墙”,积累表达工具
(三)项目创作阶段:表达审美理解
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曾指出:”幼儿的艺术创作应是个体审美体验的真实外化。”
实施要点:
- 尊重个体差异,不设统一标准
- 提供充足时间和多种材料选择
- 采用”工作坊模式”,让幼儿在不同艺术区自由流动
- 教师作为协作者而非指导者,通过提问促进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颜色?”
案例:上海某园在”我们的树屋”项目中,幼儿尝试用树枝、布料、彩纸等多种材料装饰树屋模型,期间自然运用了对称、色彩搭配等审美原则。
(四)项目展示与反思阶段:深化审美认知
美国项目式学习专家Lilian Katz强调:”反思是PBL中最具教育价值的环节。”
有效做法:
- 举办小型艺术展,邀请家长参观
- 引导幼儿讲述作品背后的审美思考
-
使用”三步反思法”:
- 我发现了什么美?
- 我是如何创造美的?
- 下次我会怎样做得更好?
三、PBL美育活动的评估策略
传统的”像不像”评价标准不适用于PBL美育评估,建议采用:
-
过程性档案评估:
- 记录幼儿在项目中的审美语言
- 收集艺术作品不同阶段的照片
- 保存项目日记中的审美表达
-
多主体参与评估:
- 幼儿自评:用简单的表情符号表达满意度
- 同伴互评:用”我注意到…”句式给予积极反馈
- 教师观察:重点关注审美态度的变化
表:幼儿审美能力发展观察指标
维度 | 具体表现 |
---|---|
审美感知 | 能发现环境中色彩、形状等要素的变化 |
审美表达 | 能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
审美判断 | 能简单说明为什么喜欢某件作品 |
审美创造 | 能在创作中尝试新的组合方式 |
四、教师的关键角色与支持策略
湖南师范大学杨莉君教授指出:”在幼儿美育中,教师应是审美环境的营造者、审美对话的引发者和审美经验的拓展者。”
教师行动建议:
- 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定期参观艺术展览
- 建立班级”审美资源库”,收集各类艺术材料
- 学习有效提问技巧,促进幼儿深度思考
- 创设”艺创时间”,保障每日自由艺术表达机会
- 与社区艺术资源建立联系,拓展幼儿审美视野
结语
PBL为幼儿审美教育提供了真实、整合、深入的实践路径。当我们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嵌入到有意义的项目中时,幼儿不仅学会了”什么是美”,更获得了”创造美”的能力和信心。正如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奇所言:”幼儿有一百种语言,艺术是他们最自然的表达方式。”让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PBL活动,为幼儿打开这扇审美之窗,陪伴他们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旅程中快乐成长。
延伸思考:
如何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PBL美育活动?
数字化工具在PBL美育中如何恰当地运用?
怎样通过PBL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