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怎样用 PBL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基于PBL的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策略:让美育在真实情境中自然生长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审美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系统阐述如何通过PBL培养3-6岁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PBL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契合点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幼儿的审美体验应当是主动的、参与式的,而非被动接受的。”这正是PBL应用于幼儿美育的核心价值。

  1. 真实性特征:PBL源于真实问题或情境,如”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更美”,这种真实性能激发幼儿真正的审美需求。
  2. 整合性优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强调:”审美教育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PBL恰好提供了这种整合平台。
  3. 持续性过程:一个项目通常持续2-4周,幼儿有充分时间反复体验、调整和深化审美认知。
  4. 多元表达机会:PBL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尊重个体审美差异。

二、PBL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项目启动阶段:激发审美兴趣

案例:在北京某幼儿园的”最美自然角”项目中,教师先带幼儿参观杂乱的植物角,引导发现问题:”你们觉得这个角落给人什么感觉?怎样让它变得更美?”

策略

  1. 创设”审美冲突”情境,如展示对比强烈的图片组合,引发幼儿讨论。
  2. 使用开放式提问:”你注意到了什么?””这让你有什么感觉?”
  3. 提供多样化艺术素材激发灵感,如名画图册、自然材料等。

表:PBL项目启动阶段的审美引导策略

引导方式 具体做法 审美能力培养点
问题情境 展示不美观的环境 审美判断力
感官体验 触摸不同材质物品 审美感知力
艺术对话 讨论名画元素 审美理解力

(二)项目探索阶段:丰富审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提出:”幼儿审美教育应注重’过程性体验’而非’结果性评价’。”

实践方法

  1. 多元艺术探索

    • 提供各种材料(水彩、黏土、自然物等)供幼儿自由尝试
    • 组织艺术工作坊,邀请当地艺术家参与指导
  2. 环境审美观摩

    • 参观美术馆、公园等审美场所
    • 建立”美的小侦探”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
  3. 艺术语言发展

    • 引导幼儿用丰富词汇描述审美感受:”这幅画让我感到温暖,因为…”
    • 创建”审美词汇墙”,积累表达工具

(三)项目创作阶段:表达审美理解

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曾指出:”幼儿的艺术创作应是个体审美体验的真实外化。”

实施要点

  1. 尊重个体差异,不设统一标准
  2. 提供充足时间和多种材料选择
  3. 采用”工作坊模式”,让幼儿在不同艺术区自由流动
  4. 教师作为协作者而非指导者,通过提问促进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颜色?”

案例:上海某园在”我们的树屋”项目中,幼儿尝试用树枝、布料、彩纸等多种材料装饰树屋模型,期间自然运用了对称、色彩搭配等审美原则。

(四)项目展示与反思阶段:深化审美认知

美国项目式学习专家Lilian Katz强调:”反思是PBL中最具教育价值的环节。”

有效做法

  1. 举办小型艺术展,邀请家长参观
  2. 引导幼儿讲述作品背后的审美思考
  3. 使用”三步反思法”:

    • 我发现了什么美?
    • 我是如何创造美的?
    • 下次我会怎样做得更好?

三、PBL美育活动的评估策略

传统的”像不像”评价标准不适用于PBL美育评估,建议采用:

  1. 过程性档案评估

    • 记录幼儿在项目中的审美语言
    • 收集艺术作品不同阶段的照片
    • 保存项目日记中的审美表达
  2. 多主体参与评估

    • 幼儿自评:用简单的表情符号表达满意度
    • 同伴互评:用”我注意到…”句式给予积极反馈
    • 教师观察:重点关注审美态度的变化

表:幼儿审美能力发展观察指标

维度 具体表现
审美感知 能发现环境中色彩、形状等要素的变化
审美表达 能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审美判断 能简单说明为什么喜欢某件作品
审美创造 能在创作中尝试新的组合方式

四、教师的关键角色与支持策略

湖南师范大学杨莉君教授指出:”在幼儿美育中,教师应是审美环境的营造者、审美对话的引发者和审美经验的拓展者。”

教师行动建议

  1. 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定期参观艺术展览
  2. 建立班级”审美资源库”,收集各类艺术材料
  3. 学习有效提问技巧,促进幼儿深度思考
  4. 创设”艺创时间”,保障每日自由艺术表达机会
  5. 与社区艺术资源建立联系,拓展幼儿审美视野

结语

PBL为幼儿审美教育提供了真实、整合、深入的实践路径。当我们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嵌入到有意义的项目中时,幼儿不仅学会了”什么是美”,更获得了”创造美”的能力和信心。正如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奇所言:”幼儿有一百种语言,艺术是他们最自然的表达方式。”让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PBL活动,为幼儿打开这扇审美之窗,陪伴他们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旅程中快乐成长。

延伸思考
如何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PBL美育活动?
数字化工具在PBL美育中如何恰当地运用?
怎样通过PBL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敏感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怎样用 PBL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