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框架下开展节日教育活动,需要把握”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的双重导向。以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要求,分享系统化的实施策略(文末附具体案例模板):
一、政策导向下的设计原则
- 文化认同根基
- 参考虞永平教授提出的”文化浸润式教育”理念,选择节日时应包含:
√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占比不低于60%)
√ 革命纪念日(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要求)
√ 国际日(如地球日需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儿童本位设计
-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团队研究显示,有效的节日活动应:
√ 每个环节包含3种以上感官体验
√ 单次活动不超过小班15分钟/大班30分钟
√ 提供2-3种参与度选择(观察/模仿/创造)
二、实施三维模型(以中秋节为例)
- 认知维度 – “月球探秘”项目
- 大班:制作环形山实验(白醋+小苏打)
- 中班:昼夜演示(地球仪+手电筒)
- 小班:月相饼干(奥利奥刮奶油)
- 情感维度 – “家的N次方”活动
- 北京三教寺幼儿园王欢园长开发的:
√ 电子家谱墙(扫码听祖辈故事)
√ 跨代月饼diy(邀请社区老人参与)
√ 月光宝盒(收藏亲人祝福纸条) - 实践维度 – “月亮直播间”
- 借鉴安吉游戏理念:
√ 角色区:月饼超市(含电子秤/价签)
√ 建构区:嫦娥一号发射基地(积木+PVC管)
√ 美工区:玉兔3D打印(使用安全粘土)
三、创新实施策略
- 混龄教育
-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 “大带小”灯笼制作组
√ 跨班游园会(设置6个难度星级任务点) - 数字赋能
-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倡导的:
√ AR扫月亮触发动画故事
√ 编程机器人”玉兔送祝福”
√ 家园共育小程序记录成长轨迹
四、评价工具包
-
儿童发展观测表(9维度)
指标 观察要点 记录方式 文化理解 能否说出2个节日习俗 录音+绘画作品 社会情感 合作制作时的情绪状态 视频片段+便签记录 - 家长反馈矩阵
√ 文化认同度雷达图
√ 亲子互动频率折线图
【附】节日活动设计模板
主题网络图:核心经验→分支活动→材料清单→安全预案
时间轴:前经验调查→启动课→延伸活动→成果展
建议结合本地《学前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每年传统节日活动应占园本课程的20%-30%,其中家园共育环节不少于总时长1/3。当代节日教育要避免形式化表演,重在让幼儿通过”做中学”获得文化基因的深层植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