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指南——5大维度全面提升教育素养】🌟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曾参与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课题组),我认为教育素养的提升需要像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以下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出的”三维教师素养模型”,给老师们一份实操指南:
📚 一、理论升级——做会思考的”学术型教师”
• 精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配套解读(李季湄著),建议制作”发展目标思维导图”
• 每月参加1次线上学术沙龙(推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官网)
• 案例: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开展的”共读皮亚杰”活动,教师通过撰写观察日记对比理论实践
🎨 二、技能重塑——做有创意的”工匠型教师”
• 掌握”项目式学习”设计法(可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幼儿园课程故事》)
• 定期拍摄自己教学活动视频进行微格分析
• 跟岗技巧:记录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教师的”提问艺术”,统计有效提问类型
👶 三、儿童研究——做懂孩子的”侦探型教师”
• 建立”幼儿行为观察密码本”(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
• 尝试用”学习故事”代替传统评语
• 案例: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的”100个为什么”墙面,记录幼儿真实问题
💞 四、心灵滋养——做有温度的”疗愈型教师”
• 定期进行正念练习(推荐美国Goldie Hawn基金会”心智UP”课程)
• 建立”教育幸福手账”记录暖心时刻
• 可借鉴日本藤幼儿园教师的”三分钟自我对话法”
🌐 五、视野开拓——做与时俱进的”全球型教师”
• 关注OECD发布的《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工具箱》
• 体验芬兰”现象教学”在区角活动中的本土化应用
• 推荐参加香港耀中幼教学院的”国际教师工作坊”
✨ 特别提醒: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曾说过:”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像孩子的游戏——需要专注的深度体验,也需要快乐的探索过程。”建议老师们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袋,每学期完成”三个一”:一次深度反思、一个创新实践、一项成果梳理。
近期可关注的提升机会: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9月举办的”游戏与幼儿发展”云端峰会
- 华南师大推出的《幼儿园教师艺术素养提升》微证书课程
- “优师教研”APP上的”21天教学挑战”活动
记住:教育素养的提升不是一场短跑,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马拉松。当你蹲下来和孩子们对话时,不要忘记也要经常站起来看看远方——那是专业成长的方向。
(本文参考了东北师大姚伟教授《当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的核心观点,结合一线实践经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