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针对 “教育过度” 家庭,幼师怎样调整家庭教育方向?​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个问题确实戳中了当下学前教育的痛点。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15年的幼教人,我见过太多”直升机式育儿”的案例,最近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2023国民家庭教育现状报告》显示,85后家长中有67%存在过度教育倾向。让我们结合脑科学和教育学原理,用三个步骤来破解这个难题:

第一步:建立”成长观察档案”
(拿出我们园使用的《幼儿发展雷达图》)
建议家长用”三色笔记录法”:
• 红笔:记录孩子自主探索的高光时刻(如自己系鞋带)
• 蓝笔:标注适龄发展里程碑(参考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
• 黑笔:记录成人干预的具体细节

第二步:设计”留白教育”方案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最近不作为区”理论:

  1. 每日设定30分钟”自由野趣时间”(参考安吉游戏理念)
  2. 把蒙特梭利的”工作”概念转化为家庭任务:

    • 2-3岁:自主选绘本
    • 4-5岁:规划周末菜单
    • 大班:支配10元购物金

第三步:创设”缓冲式沟通”模式
(展示我们教研组研发的沟通话术模板)
当家长出现包办行为时,可以这样说:
“您注意到吗?刚才小宝试图自己打开酸奶盖子时,他的小肌肉在完成一场了不起的探险呢!我们要不要给这趟探险多30秒?”

特别要提醒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过度教育家庭需要警惕”三重替代”——思维替代(直接给答案)、情感替代(替孩子表达情绪)、行为替代(包办生活)。我们园通过”家长成长工作坊”,用角色互换游戏让家长体验被过度干预的感受,效果非常显著。

最后分享个成功案例:中班昊昊妈妈曾是典型的”课程表妈妈”,我们把孩子自主游戏时的”哇时刻”拍成微纪录片,当她看到孩子独自用积木搭建的”未来城市”时,终于明白”有时候不教就是最好的教”。现在她成了园里的”留白教育”推广志愿者呢!

(掏出手机展示家长群里的讨论截图)看,这是我们开展的”每日放手机1小时”挑战活动,家长们在群里分享孩子自主创作的作品,这种正向强化比说教管用多了!

记住幼儿教育的真谛:要做脚手架,别当雕塑家。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生长缝隙,他们才能长成独一无二的风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针对 “教育过度” 家庭,幼师怎样调整家庭教育方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