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立法实施中幼儿教师的普法实践指南
一、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立法的重大意义
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学前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的观点,这部法律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空白,标志着学前教育从”政策主导”转向”法治引领”的新阶段。
立法亮点:
- 首次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属性
- 规定”以政府举办为主”的发展原则
- 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确立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
- 规范保教行为和质量标准
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理事长黄琼指出:”学前教育立法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关键在于法律精神如何落地生根。”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应当成为普法宣传的”排头兵”和”播种机”。
二、幼儿教师参与法规宣传教育的核心策略
(一)构建”三维一体”学习网络
-
自主研学:
-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通读法律全文
- 标注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条款(如第25条保教规范、第42条教师权益等)
- 制作”法律便利贴”,将重点条款转化为工作提示
-
团体共学:
- 组织”法律研读沙龙”,采用”条款认领制”(每位教师重点研究1-2条)
- 开展”案例对对碰”活动,分析典型教育情境中的法律适用
- 进行”角色扮演法庭”,模拟处理家园纠纷场景
-
专家领学:
- 邀请法律顾问进园开展专题讲座
- 参与”法学专家连线”在线答疑
- 收看教育部组织的立法解读网络培训
(二)创新”四式融合”宣传模式
-
浸润式宣传:
- 设计”法律知识走廊”,用儿童画形式展示教师权利保护、幼儿权益保障等内容
- 制作”法律小喇叭”音频,在入园离园时段播放普法童谣
- 设置”法律智慧树”,悬挂法律问题卡片供家长取阅
-
互动式宣传:
- 开展”法律知识闯关”游园会,设置”教师权益保护站””幼儿权利小卫士”等游戏板块
- 组织”法治情景剧”展演,由师生共同编排普法短剧
- 举办”法律辩论赛”,选取如”幼儿园意外伤害责任认定”等辩题
-
数字式宣传:
- 制作”法律解读长图”在园所公众号发布
- 开发”法律知识测试”微信小程序
- 录制”三分钟法律讲堂”微视频
-
联动式宣传:
- 与社区合作设立”法律咨询接待日”
- 联合家委会开展”亲子学法”活动
- 协同司法部门组织”模拟小法庭”活动
三、重点领域的法律实践转化
(一)一日活动中的法律实施
- 入园环节:建立规范的幼儿交接制度,落实第28条”安全保障义务”
- 教学活动:贯彻第25条”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求,杜绝小学化倾向
- 膳食管理:严格执行第34条食品安全规定,做好留样记录
- 离园管理:完善接送制度,防范冒领等安全隐患
(二)家长工作中的普法重点
- 权利告知:通过《家长手册》明确幼儿及家长的法定权利
- 纠纷预防:提前说明幼儿园责任边界(如第46条责任认定原则)
- 共育指导:引导家长理解第5条”家庭责任”规定,避免教育责任转嫁
四、长效保障机制建设
- 园本培训制度:将法律学习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管理
- 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常态化法律咨询渠道
- 风险防控制度:定期开展法律风险点排查
- 案例积累制度:建立园所法律事件处理案例库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强调:”法治素养应成为新时代幼师的核心素养。”建议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三个一”:一次法律知识测试、一个法律案例分析报告、一场普法实践活动。通过持续深入的法律实践,真正实现从”知法”到”用法”的跨越,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