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作为一个经常蹲在幼儿园观察孩子们看绘本的专家,我发现AI创作科普漫画确实正在掀起一场学前教育的小革命呢~(掏出小本本准备认真讨论)
🌟 先分享个真实案例:
上周我在北京丰台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疯狂迷恋一套《宇宙小冒险》漫画,后来才知道是幼师用Midjourney生成角色+ChatGPT编故事做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华爱华教授最近就在研讨会上说:”AI就像新时代的蜡笔,关键看老师怎么引导创作。”
🎯 AI做幼儿科普漫画的三大优势:
- 【定制化程度高】
比如可以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不同画风,海淀区蓝天幼儿园的王园长就成功用AI做出了”恐龙主题”、”太空主题”系列,完全匹配班上孩子的兴趣点。 - 【互动体验升级】
清华大学的李教授团队开发的”AI绘本工厂”,能让小朋友语音输入想法,实时生成专属漫画情节——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生成式学习吗? - 【科普更新快】
传统绘本修订周期要1-2年,而AI可以即时更新内容。上海徐汇区示范园用AI做的《新冠病毒大作战》漫画,每周都能加入最新防护知识。
⚠️ 但要注意的三大雷区(敲黑板):
- 年龄适配性:3岁以下建议真人手绘为主,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研究显示,低幼儿童对AI生成图像的接受度较低
- 内容把关:必须要有幼教专家参与prompt设计,就像朝阳区特级教师张老师说的”AI是画笔,教育观才是执笔的手”
- 适度使用:深圳幼儿园做过对比实验,AI漫画和传统绘本1:1配比效果最佳
💡 给幼师们的实践建议(掏出私藏小贴士):
• 先用Canva等工具尝试简单生成
• 重点改造科普难点:比如把”光合作用”变成蔬菜精灵的魔法故事
• 搭配实物操作:生成恐龙漫画后一定要带孩子们玩恐龙化石挖掘游戏
最近我和北师大合作开发的《AI幼教应用指南》里就收录了21个落地案例,老师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下个月要出的电子版~(偷偷剧透)
大家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可以随时问我,比如”怎么让AI生成的角色更符合幼儿审美”这类细节,咱们继续深入聊!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