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如何引导”过度保护型家长”放宽限制
作为幼教专家,我理解现代家长的担忧,但过度保护确实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以下是专业的引导策略:
理解家长心理,建立信任关系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最好的父母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足够好的父母。”我建议:
- 先倾听:了解家长具体担忧什么(如卫生、安全、社交等)
- 共情表达:”我完全理解您想保护孩子的心情,这是每位负责任的父母都会有的感受…”
- 分享案例:讲述其他类似家长的故事(隐去姓名),让他们不感到孤立
用专业视角呈现发展需求
美国幼教专家莉莲·凯兹提出:”孩子需要在适度的风险中学习风险评估能力。”
可以这样沟通:
- 展示发展里程碑图表:说明各年龄段孩子需要掌握的自主技能
- 解释”最近发展区”理论:孩子需要在挑战与能力平衡中成长
- 分享研究数据:如适度冒险游戏对前庭觉发展的益处
提供渐进式改变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建议:”改变要像拆毛衣一样,一次拆一小段。”
具体策略:
- 从小范围开始:如先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午睡后要玩的玩具
- 建立”安全冒险”清单:区分真正的危险和可控的挑战
- 制定观察记录表:让家长看到孩子处理小挑战的能力进步
用幼儿园实景展示孩子能力
上海市特级园长邵乃济常采用”实况录像法”:
- 录制孩子成功解决问题的片段
- 展示孩子与同伴互动时的快乐表情
- 对比孩子在家长在场与不在场时的不同表现
推荐替代性保护策略
与其说”不要做”,不如教”如何做”:
- 将”别跑太快”改为”我们学习小马走路比赛”
- 把”不能碰”换成”让我们先问问这个东西是否愿意被触摸”
- 教授孩子自我保护儿歌和手势信号
结语
记住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话:”孩子的自主感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逐步培养。”改变需要时间,持续的正向反馈是关键。每周与家长分享1-2个孩子的”小胜利”,逐渐建立他们对孩子能力的信心。
您觉得这些方法中,哪一点最适合您当前遇到的家长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