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工作者,我经常听到一线教师感叹:”为什么优质教育资源总是集中在少数幼儿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用”教育平权”思维,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装备。
🌟【现状痛点】先看组数据:
- 北上广深幼儿园生均教玩具投入是农村地区的8.3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2年调研)
- 但真正影响教育质量的,不是装备的”价格标签”,而是使用的”智慧指数”
🎯【破解之道】我认为要实现”豪华教育平民化”,需要三个维度突破:
1️⃣ 空间魔法师计划(硬件维度)
- 推荐深圳莲花北幼儿园的”一物多玩”经验:用PVC管+布料就能搭建比商业感统器材更灵活的体能设备
- 学习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提出的”低结构材料清单”:轮胎、纸箱、树枝等20种零成本材料的使用指南
- 建议建立区域性的”教具漂流站”,参考杭州西湖区的做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教师赋能工程(软件维度)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发的”教师资源转化能力评估表”值得推广
- 开展”教育创客”培训:就像成都第十六幼儿园那样,教老师用热熔枪、瓦楞纸改造废旧物品
- 建立云端资源库,推荐”优师教研”APP上2000+个自制教具方案
3️⃣ 家园共创体系(生态维度)
- 借鉴上海市安庆幼儿园的”家庭资源地图”项目,把家长职业特长变成活教材
- 发起”百宝箱计划”:让每个家庭收集纽扣、瓶盖等生活材料
- 开展”爷爷奶奶手艺课”,把传统编筐、剪纸变成区角活动
💡【特别提醒】警惕三个误区:
❗豪华≠高价(一套乐高不如一筐鹅卵石引发的建构创意多)
❗装备≠教育(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最好的教具是会观察的眼睛”)
❗均衡≠同质化(要追求”各美其美”的差异性公平)
最近我在指导西北地区某幼儿园时,他们用当地沙棘枝+酸奶盒制作的”沙漠生态箱”,反而比高价购买的蒙特梭利教具更受孩子欢迎。这正印证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教育装备的豪华程度,应该用幼儿的参与深度来衡量。”
建议大家可以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 每月举办”教师DIY教具大赛”
✅ 成立”家长资源协调委员会”
✅ 把《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指导手册》作为园本培训教材
记住:最好的教育装备,永远是为特定孩子量身定制的那份用心。你们园所有什么独特的资源转化案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