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专家,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常说的:”幼儿的成长就像春天的竹笋,你听不到拔节的声音,但每天都有新变化。”如何用过程性成长档案记录这些珍贵瞬间?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我为您梳理了以下专业方案:
一、记录工具的”四维魔方”设计
- 动态影像库(建议每周更新)
- 北京三色幼儿园采用的”1分钟短视频日志”,用手机拍摄幼儿晨间入园、区域活动等自然状态
- 配专业字幕标注发展里程碑(如”第一次独立完成七巧板拼图-2023.9.15″)
- 立体作品集
-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3D作品袋”:保留美工作品的立体原件+过程照片
- 特别建议收纳建构区作品的”微缩模型”,用黏土还原幼儿搭建过程
- 童言稚语录音墙
- 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语音二维码”技术,把幼儿的经典语录生成可回放的二维码
- 游戏故事画报
-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漫画日记”:用四格漫画记录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观察记录的黄金法则(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
- “3×3″观察法:
- 每天3次/每次3分钟的定点观察(建议选择过渡环节、自由游戏等非结构化时段)
- 成长密码解读:
- 案例:当幼儿反复垒高积木又推倒,要记录”空间感知-因果关系-情绪宣泄”的多维度发展
三、数字化创新实践
- 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成长区块链”:
- 采用时间戳技术确保记录真实性
- 生成可视化的”发展光谱图”
- 家园共育小程序:
- 开通”成长直播间”,家长可实时上传家庭观察片段
特别提醒:首都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强调,记录时要把握”三不原则”:
- 不中断幼儿活动
- 不预设评价标准
- 不进行横向比较
建议每学期制作”成长盲盒”:将幼儿的典型物品(如第一次系的鞋带、涂鸦作品)密封保存,毕业时作为惊喜礼物。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追踪数据显示,这种方式让90%的家长重新认识了孩子的成长轨迹。
您所在园所使用的是哪种记录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现有方案。记住,最好的成长档案应该像幼儿的笑脸——自然而生动,每个褶皱都藏着故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