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特别关键!现在的确存在部分家庭对孩子”责任意识”培养不足的情况,就像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在研讨会上提到的:”3-6岁是责任萌芽的黄金期,幼儿园要成为家庭教育的”补位者”。” 我建议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入手:
🌟【趣味渗透法——把责任变成游戏】
- 设计”小管家”角色游戏:我在北京朝阳区某园实践过”班级责任树”,每个枝条挂不同任务卡(整理图书角/照顾植物角),孩子们自选任务后挂上自己的照片,每周轮岗
- 开发责任主题区角:如”快递驿站”(整理包裹)、”动物医院”(照顾玩偶),深圳名师王秋老师设计的”失物招领处”就特别受欢迎
📚【绘本共读法——用故事唤醒意识】
推荐这些自带”责任DNA”的绘本:
- 《朱家故事》(安东尼·布朗):用夸张手法展示家务分工
- 《乱扔东西的塔格叔叔》(李奥尼):物品归位的幽默故事
- 读后可开展”责任大侦探”活动,让孩子们找找故事里的责任时刻
👨👩👧👦【家庭联动三步骤】
- 制作”责任萌娃打卡册”:设计21天责任习惯养成表(如”今天我喂鱼””帮妈妈拿拖鞋”)
- 开展”全家总动员”日:每月一次亲子责任活动(如共同整理玩具房)
- 创建”责任银行”系统:孩子完成任务获得积分,兑换特权(北京丰台一幼的星星老师这个方法效果显著)
💡重要提醒:避免说教!记得用”三明治反馈法”:
“你今天主动帮小朋友捡蜡笔(具体行为)→让教室变得更整洁了(积极影响)→下次可以试试把蜡笔按颜色放会更棒哦(建设性建议)”
就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的:”责任的种子要在生活细节里播种。”我们班有个特别案例:原本从不收拾玩具的乐乐,通过担任”玩具医院院长”角色,现在每天放学都主动检查玩具是否”健康”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