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程性成长档案如何记录幼儿成长闪光点这个问题,我来分享一套实用又有温度的操作方法,结合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观察-解读-支持”的循环理念和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老师的”捕捉瞬间”理论。
一、记录工具的选择(让科技为教育赋能)
-
推荐使用”三明治记录法”:
- 上层:手机随手拍(建议用”时光手账”APP即时上传)
- 中层:便利贴速记(强调李跃儿老师提出的”五感记录法”)
- 底层:周总结表(参考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四色观察表”)
二、关键闪光点捕捉维度(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PCK理论设计)
- 突破性时刻:如第一次独立穿鞋(记录建议:视频+教师评语+儿童自述)
- 创造性表达:特别推荐记录建构游戏中的”哇时刻”,参考温州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的”乐高故事本”形式
- 社会性发展:可采用浙江师范大学秦金亮教授团队研发的”同伴互动追踪矩阵”
三、创新记录方式(融合意大利瑞吉欧的档案记录理念)
-
“优师教研”可视化系统:
- 树干:五大领域基础能力
- 枝叶:每月新增闪光点(建议用便签纸让孩子自己贴)
- 果实:季度标志性成就
-
儿童参与式记录:
- 开设”我的高光时刻”录音角(借鉴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自主记录模式)
- 使用”表情印章”让孩子自评情绪体验
四、专业分析工具
推荐使用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研发的”成长光谱分析表”,将零散观察转化为发展轨迹图谱。特别要注意记录”学习故事”中的:
- 注意(具体情境)
- 识别(发展价值)
- 回应(支持策略)
五、家园共育衔接
- 每月制作”闪光点简报”(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彩虹报告形式)
- 开通”成长直播间”(借鉴上海市安庆幼儿园的数字化家园共育平台)
特别提醒:首都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强调,记录时要把握”3:7黄金比例”——30%记录结果,70%记录过程。建议老师们建立”闪光点资源银行”,按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8个维度分类储存。
最后分享一个实用技巧: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研发的”五维闪光贴”系统,通过不同形状的贴纸区分不同类型的成长瞬间,让记录既规范又有趣味性。
记得在使用过程中要像上海宋庆龄幼儿园那样,定期让孩子参与档案回顾,把静态记录变成动态的生长对话。这样的成长档案才能真正”活”起来,成为照亮每个孩子独特性的聚光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