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北京海淀区某幼儿园的李老师,在园所美术材料短缺的情况下,带领孩子们用社区落叶创作了惊艳的”秋日画廊”,这个案例还登上了《学前教育研究》期刊。这正是我要说的——社区不是资源的荒漠,而是教育的富矿!
以下是我的专业建议,分五个维度展开(记得收藏实操指南哦):
一、建立”社区资源地图”(3步走)
- 带着孩子做”社区探宝”:
- 超市收银台可以变成数学区角(王振宇教授提倡的”生活化数学”)
- 银行废弃的宣传单是绝佳的剪纸材料
- 物业的装修边角料能变身建构区素材
- 制作可视化资源图表:
建议参考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社区资源轮盘”理论,按功能分类: - 物质类(废旧材料、自然物)
- 人力类(手艺人、退休教师)
- 场所类(广场、菜市场)
二、创新实施策略(6个妙招)
- “移动课堂”计划:
- 把科学课搬到水果摊(比较重量/观察表皮)
- 语言活动在社区公告栏前开展(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的成功实践)
- “家长资源银行”:
建立家长技能档案,比如: - 医生家长→健康课程顾问
- 厨师家长→食育活动导师
- 废弃物改造项目:
推荐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做法: - 快递盒→建构区”城市沙盘”
- 饮料瓶→音乐区”打击乐器”
三、安全注意事项
- 资源消毒”三必做”:
- 食品类容器要用沸水煮烫(参照卫健委指南)
- 尖锐物品必须砂纸打磨
- 所有材料需72小时观察期
- 法律边界要明确:
- 收集前与物业签订《材料使用协议》
- 拍摄孩子作品要获得肖像权授权
四、课程设计范例
主题:社区里的形状(适合中班)
- 数学活动:
- 寻找社区中的几何图形(井盖/窗户)
- 艺术活动:
- 用废弃瓷砖拼贴马赛克画
- 语言活动:
- 采访保安叔叔讲述社区变化
五、长效发展建议
- 建立”社区教育联盟”:
参考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集团的模式,联合周边5家机构定期举办: - 资源共享市集
- 联合主题活动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这是我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常说的):”最好的教具不在仓库里,而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期待看到更多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