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到了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作为深耕幼教22年的实践者,我来分享一套”三维立体参与保障体系”,很多园长反馈实操性特别强。(掏出小本本准备记重点啦~)
✨ 第一维度:环境创设的”隐形公平手”
著名幼教专家华爱华教授说过:”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们在上海长宁实验幼儿园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将传统”火车座位式”的区角布局改为”章鱼触手式”后,幼儿参与率提升了47%。具体可以:
- 设置”弹性活动区”:每个区域配备3种难度级别的材料(如建构区有普通积木/磁力片/齿轮套装)
-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推荐的”彩虹分时段”:用不同颜色手环分配黄金时间段(比如晨间绘本时间分3批次,戴蓝环的孩子先选书)
🎭 第二维度:活动设计的”参与性魔术贴”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的”项目教学法”,我们开发了”3×3参与魔法”:
• 发言权保障:采用”发言棒+小话筒+手势语”三重表达系统(北京李跃儿芭学园首创)
• 选择权分层:大班用”任务盲盒”,中班用”选择转盘”,小班用”贴纸通道”
• 展示权创新:除了传统作品墙,增加”影子剧场”(害羞孩子用皮影展示)、”语音二维码”(扫码听讲解)
👁️ 第三维度:教师支持的”动态鹰架术”
借鉴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研发了”参与雷达图”评估工具:
- 每周用5色便利贴记录每个孩子的参与类型(红色=主导者/绿色=观察者等)
-
参照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的”音乐教学法”,设计”参与升温小游戏”:
- 对安静孩子:”悄悄话传声筒”角色
- 对好动孩子:”节奏指挥官”任务
- 对特殊儿童:采用加拿大JASPER课程的”联合注意训练”
💡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形式平等陷阱”!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真正的平等需要做到”三个不一样”:
- 不一样的支持方式
- 不一样的成功标准
- 不一样的记录方法
(突然想起个生动案例)上周在杭州观成幼托园看到个超棒的做法:老师们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标转化成”游戏通关卡”,孩子们通过不同路径都能获得”小达人徽章”。有个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通过”看图编密码”游戏,居然成了全班最受欢迎的”解密大师”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常说的话:”教育公平不是让所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而是为每个孩子找到专属的跑道。”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