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实践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教育智慧不是教出来的,是在’做教育’的过程中长出来的。”下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出的”三维成长模型”,和大家分享几个提升教育智慧的实践锦囊:
🌟 一、构建”问题显微镜”工作习惯(日常积累)
- 建立《教育观察日记本》(推荐活页本)
• 每天记录3个”哇时刻”(孩子出乎意料的行为)
• 每周精选1个案例做”五层分析法”:
孩子行为→教师反应→效果评估→理论对照→改进方案
※ 首都师范大学徐莹老师团队研发的”微格复盘法”特别实用 - 玩转”三明治评课法”
听课记录采用:亮点提炼(芝士层)+症结定位(肉饼层)+替代方案(面包层)
推荐使用不同颜色便利贴进行视觉化整理
🎯 二、打造个性化学习生态圈(专业成长)
- 构建”1+3+N”学习网络:
• 1个主攻领域(如游戏指导)
• 3个关联领域(如儿童心理学、STEAM教育、观察评价)
• N个跨界领域(戏剧治疗、博物学等)
※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特别强调这种”T型知识结构” - 参与”临床式教研”
• 每月1次”实况切片研讨”:录制15分钟教学片段
• 运用”四格分析法”:
左上:师幼互动统计
右下:空间动线绘制
左下:语言类型占比
右上:教育契机捕捉
💡 三、培育教育敏感度的妙招(智慧生成)
- “三换”体验游戏:
• 换位:每周当半天孩子(跪着走路/仰视环境)
• 换速:用0.5倍速观察晨间入园
• 换焦:用手机镜头当”放大镜”找细节 - 建设”智慧百宝箱”:
收集100个”教育困境快解锦囊”(如过渡环节失控10秒应对法)
推荐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倡导的”问题树”归类法
🔄 四、形成动态升级系统(持续发展)
- 设置”三级成长档案”:
• 铜级:教学技巧库(200+具体策略)
• 银级:教育原则集(50+核心理念)
• 金级:教育哲学观(个人教育宣言) - 实践”双环学习模式”:
外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内环:觉察→反思→概念化→验证(ARCV)
记得浙江幼师培训中心朱丽丽主任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是把理论嚼碎了吐出来喂给孩子时,还能保持营养和美味。”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每月做一次”教育智慧体检”,用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郑惠萍园长研发的”教师智慧成长雷达图”,从敏感性、创新性、应变力等8个维度进行自评。
最后送大家一个小工具:随身携带”智慧三问”便利贴
• 这个行为背后可能是什么?(分析力)
• 如果…会不会…?(想象力)
• 怎样的支持才既有效又优雅?(实践力)
教育智慧的提升就像培育一株多肉植物,需要阳光(理论学习)、控水(实践反思)和耐心(时间沉淀)。让我们一起做有故事的老师,育会思考的孩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