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立法下,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审核的”五步通关秘籍”》
作为深耕幼教一线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新颁布的《学前教育法》就像给幼儿园课程装上了”智能导航系统”——既明确了方向,又提供了安全边界。让我们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立法不是限制,而是让优质教育有章可循。”下面我就用”五感体验法”带您拆解这个审核流程:
第一步【政策扫描仪】
-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所有活动方案必须完成”三个对照”: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体系、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领域要求、对照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 建议建立”红黄绿灯”审核清单(如健康领域必须包含安全教育、科学活动禁止小学化内容等)
第二步【专业评审团】
参考上海市特级园长温剑青的”三审制度”:
- 教研组初审:采用”儿童视角模拟法”,假设自己是幼儿来体验活动
- 园务会复审:重点检查活动与本月主题的契合度(建议使用”蜘蛛图”可视化分析)
- 家委会听证:创新引入”家长观察员制度”,像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那样每月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审议
第三步【安全过滤网】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发的”三维风险评估法”特别实用:
- 物理安全(如户外活动器械检查)
- 心理安全(避免负面暗示性语言)
- 文化安全(绘本等材料需通过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四步【动态监测站】
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提出的”课程生长档案”:
- 每次活动后填写《幼儿行为观察追踪表》
- 每季度进行”课程地图校准”,像杭州西湖区教研员沈颖洁强调的”用幼儿的哇时刻来验证课程有效性”
第五步【智慧云备份】
现在先进园所都在使用”双系统存档”:
✔ 纸质版:按《档案法》要求保存原始教案
✔ 电子版:上传至省级学前教育管理平台(如江苏省的”课程审计云”系统)
特别提醒:今年9月起实施的”课程备案新规”要求新增两个创新动作——”幼儿发展预期说明”和”特殊需求儿童适应性方案”,这可是很多园长容易忽视的”隐形考点”哦!
记得有次参与某省优质园评估,发现他们用”乐高式模块审核法”特别有意思:把活动要素拆解成可拼插的标准化模块,既保证规范性又不失创造性。您觉得这种弹性审核机制在您园所实施的可行性如何?欢迎分享您的实践智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