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课程中如何妙趣横生地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余年的专家,我非常高兴来探讨这个既传统又创新的教育话题。节气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点,特别适合作为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载体。下面我将从几个重要维度为您解析这个问题。
一、节气课程的独特教育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指出:”节气是中国人感知自然节律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我的实践观察,节气课程至少具有以下培养表达能力的优势:
- 具象化的认知基础:每个节气都有鲜明的自然特征、风俗活动,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获得丰富的表达素材
- 周期性的重复体验:24节气年复一年的循环,让幼儿能在相似情境中积累、比较、升级自己的表达
- 多元的表达形式:包含语言、艺术、动作等多种表达方式,满足不同幼儿的表达偏好
二、培养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
1.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真实情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土壤”。在节气课程中我们可以:
- 节气主题角落:如”惊蛰”时布置昆虫观察区,提供放大镜、记录本等,鼓励幼儿描述观察发现
- 节气生活体验:如”冬至”一起包饺子,引导幼儿描述面团触感、包制过程
- 节日庆祝活动:如”清明”放风筝时,鼓励幼儿表达风筝飞起的感受和想象
2. 多感官参与促进多元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研究表明:”多通道输入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输出”。建议:
- 视觉表达:用绘画记录节气变化,如画出”霜降”前后的树叶变化,然后讲述画作
- 听觉表达:学唱节气儿歌、民谣,如《二十四节气歌》,培养韵律感
- 动觉表达:用肢体表现节气特征,如模仿”谷雨”时秧苗生长的动作
- 味觉表达:品尝节气食品后描述味道,如”立夏”尝新麦饼的香甜
3. 搭建表达支架,循序渐进培养
参照香港教育学院黄艾珍博士的”表达支架理论”,我们可以:
- 词汇预热:每个节气前,通过图片、实物引入5-8个关键词,如”大雪”时的”羽绒服”、”暖气”等
- 句式示范:提供表达框架,如”我发现…因为…”、”我预测…理由是…”
- 复述引导:用问题引导幼儿连贯表达,如”你能说说我们刚才做清明粿的步骤吗?”
4. 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形式的融合
上海资深园长李建君提倡:”让传统活在当下”。我们可以:
- 古诗词新说: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解读节气诗词,如将《悯农》改编成种植故事
- 节气故事创编:提供节气图片,鼓励幼儿编小故事,如”小松鼠的冬至准备”
- 数码表达:用平板电脑记录节气变化,制作简单的电子绘本或口述视频
三、教师支持策略
- 耐心等待: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时间,不轻易打断或代劳
- 积极回应:用”你的观察真仔细”、”这个比喻很有趣”等具体反馈强化表达信心
- 差异指导:对表达较弱的幼儿,可先鼓励他们用单字或短句回应;对表达能力强的,可引导其使用连接词进行连贯表述
- 家园协同: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围绕节气话题与孩子交流,如一起观察”白露”晨露并讨论
四、评价与反思
建议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开发的”幼儿表达发展观察量表”,从表达能力、表达兴趣、表达创意三个维度进行过程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著名幼教专家朱家雄常说:”教育要像农人一样耐心”。节气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的最好老师,我们要学会在恰当的时节播下表达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当幼儿的观察丰富了,体验深刻了,思考活跃了,表达自然会如春雨后的嫩芽般自然萌发。
愿我们都能成为幼儿表达之花的慧眼园丁,在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中,陪伴孩子们用童言童语述说对世界的发现与感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