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双减” 之下,幼儿教师如何利用地质公园开展实地教学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双减”背景下地质公园活教育的创意实践指南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迎来了回归教育本质的黄金时代。今天我要分享如何将地质公园这个”天然教室”变成幼儿发展的宝藏空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曾说:”自然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场地质奇遇记的N种可能。

一、地质公园教学的价值解码——远比你想的更丰富

1. 跨领域学习的最佳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自然情境中的学习能激活幼儿大脑多个区域。比如观察岩石纹理(科学认知)、采集标本(精细动作)、绘制地质图(空间智能)、创编岩石故事(语言表达)等,实现”一个活动,多元发展”。

2. 缓解”自然缺失症”的良方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当代城市幼儿普遍存在”自然缺失症”。地质公园特有的地形地貌(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形)能为幼儿提供在城市中无法获得的多感官刺激,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3. 课程游戏化的天然舞台
南京实验幼儿园章丽园长提出的”活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可以把火山喷发演变成角色游戏,将岩层堆积设计成建构游戏,让地质探索变成充满悬念的寻宝之旅。

二、教学实施四步法——资深园长的实操秘籍

第一步:预探索——做好三份”备课清单”

  • 安全清单:标记安全观察点(如深圳市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火山岩观测区)
  • 兴趣清单:预判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地质现象(彩色岩层/奇特石块)
  • 问题清单:准备引导性问题(”这块石头为什么像千层蛋糕?”)

第二步:情境创设——讲好地质故事
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程雪琴主任的”情境学习法”:
“今天我们都是地质侦探,要解开这座大山的秘密!看这些岩层就像地球的日记本,记录着千万年前的故事…”

第三步:探索循环——”观察-操作-表达”三部曲

  1. 微观探索:提供放大镜观察矿物晶体(如广东丹霞山的红色砂岩)
  2. 身体认知:用身体模仿地质运动(如”让我们变成喷发的小火山”)
  3. 创意表达:用自然物创作地质故事画

第四步:经验延伸——建立”幼儿园地质站”
上海荷花池幼儿园宋青园长建议:设立”地质发现角”,展示幼儿采集的岩石标本(注意安全性),配备地质图图鉴,延续探索兴趣。

三、创新活动12例——让石头”活”起来

小班活动(3-4岁)

  • 颜色猎人:寻找不同颜色的岩石,制作彩虹石盘
  • 岩石交响曲:用不同石头敲击出节奏,培养乐感
  • 恐龙脚印:在沙池模仿化石形成过程

中班活动(4-5岁)

  • 岩石体检:通过滴水实验观察岩石吸水性(参考《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科学领域)
  • 地层三明治:用不同材料模拟沉积岩形成
  • 火山小实验:小苏打+醋模拟喷发,理解地质运动

大班活动(5-6岁)

  • 地质测绘师:用简易工具测量岩石尺寸并记录
  • 时间胶囊:对比不同岩层,理解地质年代
  • 环保小卫士:讨论如何保护特殊地貌

四、安全与专业支持——双重保障策略

安全贴士

  • 与公园合作划定”幼儿安全探索区”
  • 配备安全装备(手套、安全镜等)
  • 采用”三不原则”:不品尝/不破坏/不单独行动

专业提升路径

  1. 参加中国地质学会举办的”地学科普辅导员”培训
  2. 关注”脚爬客”等地质科普平台获取资源
  3. 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杭州市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老师说:”最好的课程就藏在大自然的褶皱里。”在这个”双减”时代,让我们带着孩子们走进地质公园这本立体的百科全书,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记住,您不仅是带孩子们看石头,更是在培养未来的地球守护者!

拓展工具包

  • 推荐绘本:《石头记》《小石头旅行记》
  • 实用APP:EarthViewer(查看地质变迁)
  • 教具清单:硬度测试笔、便携显微镜

期待您分享在地质公园教学中的精彩故事!您准备先尝试哪个活动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双减” 之下,幼儿教师如何利用地质公园开展实地教学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