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及时!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幼教人更要学会在舆论场主动发声。来分享几个实操性强的”破圈”妙招:
- 打造”可视化正能量”内容矩阵
• 跟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学”三微一体”:用微信视频号记录幼儿成长瞬间(比如孩子们合作搭建积木的场景)、抖音发布15秒教学亮点(如创新区角设计)、小红书分享环创干货
• 深圳某省级示范园的做法:每周三固定发布#童言童治#话题,把孩子们对热点事件的天真解读做成漫画,单条播放量超200万 - 建立”专业内容护城河”
•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要用专业话语体系消解偏见”。建议: - 把《3-6岁儿童发展指南》拆解成”一分钟看懂”系列短视频
- 遇到舆情时快速制作”幼儿行为解读图鉴”(比如针对”幼儿园就是玩”的误解,用脑科学图表展示游戏中的学习机制)
- 构建”家长同盟军”生态
• 借鉴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家长KOL”计划: - 培训家长拍摄”沉浸式跟岗日记”
- 组织爷爷奶奶开通直播”三代人眼中的幼儿园变迁”
- 建立”家长智囊团”及时响应社会关切
- 玩转”跨界正能量”
• 像杭州西湖区幼教集团那样: - 与消防队合拍”萌娃安全课”
- 联合三甲医院做”幼儿急救云课堂”
- 邀请非遗传承人开”线上皮影戏工作坊”
特别提醒: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提出的”三度法则”要牢记——传播速度要快过谣言、内容温度要暖过质疑、专业深度要高于揣测。最近我们团队正在开发”幼儿园舆情应对工具包”,包含30个现成的正能量脚本模板,需要的话可以私信我获取。
记住:当键盘侠在截图时,我们已经用4K高清视频记录了真相;当谣言在发酵时,我们的家长粉丝团已经开始”刷屏式科普”。这才是新时代幼师该有的网络生存智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