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PBL遇见艺术教育:幼儿园创意教学的破圈之道 🌟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曾协助上海某知名IB幼儿园将PBL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孩子们最终呈现的”可触摸的蒙德里安”作品展让教育专家连连惊叹。今天就带大家拆解这个”1+1>2″的教学密码!
🔍 核心逻辑:PBL为艺术教育注入三股活水
- 真实问题驱动
(哈佛教育学院Project Zero研究指出)
▶ 案例:北京丰台一幼围绕”如何为盲童设计触觉画册”,孩子们研究盲文、测试不同材质,最终用毛线/豆子/砂纸创作出立体绘本。 - 跨学科深度链接
✔️ 数学:对称拓印中的几何规律
✔️ 科学:植物染料的酸碱实验
✔️ 语言:画廊讲解员角色扮演 - 艺术家思维养成
借鉴央美实验艺术系教授邬建安的”问题树”理论:
观察→质疑→实验→迭代 的闭环,如大班项目”会说话的陶艺”中,孩子们经历3次泥塑失败后终于发明了”牙签加固法”。
🎨 落地四步法(附实操模板)
STEP1 主题孵化器
▸ 从孩子日常艺术行为中捕捉问题:”颜料总是混脏怎么办?”可延伸出”色彩拯救计划”项目
▸ 妙招:设置”艺术问题银行”收集箱(使用月饼盒改造+孩子自绘标识)
STEP2 大师工作室制
▶ 参考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概念:
- 分组成立”点点组””条纹组””彩虹组”
- 每组配备”艺术导师”(邀请当地美院学生志愿者)
- 阶段性成果用”画廊走秀”形式展示
STEP3 过程性评价工具
开发”艺术侦探徽章系统”:
🔹 观察徽章(发现细节)
🔹 勇气徽章(尝试新材料)
🔹 合作徽章(团队创作)
(借鉴芬兰赫尔辛基幼儿园的badge评估体系)
STEP4 社区艺术交互
深圳华侨城幼儿园的成功案例:
- 与社区咖啡店合办”迷你艺术季”
- 用装置艺术解决”小区指示牌不醒目”问题
- 引入家长评委团用贴纸投票
💡 创新公式
PBL艺术课程 = 儿童真实问题 × 艺术家创作流程 × 跨学科工具 × 社区展示场
最近在指导成都某园开展”声音雕塑”项目时,孩子们把PVC管改造成能发声的互动装置,这个案例将收录在我明年出版的《幼儿园艺术PBL50例》中。大家有什么具体实施困惑,欢迎抛出问题深入交流!
📌 明日预告 :如何用”拆解大师名画”的方法培养幼儿批判性思维?关注获取独家《幼儿园艺术思维发展观察量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