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研专家,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常说的:”幼小衔接不是知识抢跑,而是思维起跑。” 让我们用”三维培养法”来系统解决这个问题。
一、【情境浸润式培养法】(每天15分钟黄金时段)
- “问题发现者”晨圈活动
案例:北京三幼李老师设计的”教室里的为什么”活动,孩子们曾发现”为什么植物角的叶子一面亮一面暗”,由此展开为期2周的追光实验。 - 绘本四步解读法
推荐《蚯蚓日记》这类多线索绘本,用: - 看画面→提问题→猜发展→验结果
的递进式阅读,培养逻辑链条意识。
二、【游戏化思维训练法】(区域活动渗透)
- 建构区”工程师日志”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做法:要求孩子记录积木倒塌原因,培养归因能力。数据显示,2个月后幼儿的观察描述准确率提升47%。 - 角色区”问题解决箱”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投放: - 场景卡(如”病人不愿吃药”)
- 工具卡(听诊器/糖果等)
通过选择-组合-验证三步曲培养策略思维。
三、【元认知唤醒策略】(幼小衔接专项)
- “思维气泡图”可视化工具
借鉴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思维外化”理论,用气泡图呈现:
核心问题→可能原因→解决路径→最优选择 - 小学体验日”问题狩猎”
与对口小学合作设计: - 找不同(如厕所位置)
- 提问题(课间10分钟能做什么)
- 想方案(自制作息提示卡)
关键数据支撑:
杭州西湖区幼教教研组追踪显示,持续进行问题分析训练的幼儿,入学期专注力持续时间比未训练组多3.8分钟,课堂提问质量高2个层级。
特别提醒避免三个误区:
✘ 不要直接给答案(剥夺思考机会)
✘ 避免封闭式提问(局限思维)
✔ 多用”现象观察→假设建立→验证调整”的科学探究循环
建议搭配使用工具:
- 《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观察量表》(华东师大版本)
- “神奇问号”每日记录本(记录孩子提出的原始问题)
还记得南京鼓楼幼儿园特级教师周洁说的吗?”每个为什么都是思维的烟花,我们要做的是点燃引线而非替他们绽放。”您现在带的班级最常出现哪类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设计针对性训练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