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新玩法】幼儿园老师必看的”好奇宝宝养成术”!
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实践者(师从华东师大周兢教授),我发现STEM教育其实就藏在孩子的每个”为什么”里。今天分享几个让3-6岁孩子秒变”小小科学家”的秘诀,附带超实用的活动案例哦~
🔍 情境创设三要素(参考美国STEM教育专家Ann Gadzikowski理论):
- “问题钩子”:用孩子熟悉的场景切入
✔️案例:在建构区故意提供不稳固的积木底座
➤ 教师金句:”小熊的城堡总摔倒,谁能当救援工程师?” -
“探索工具包”:提供有层次的开放性材料
✔️我的材料清单:- 基础版:吸管/纸杯/冰棒棍
- 进阶版:小滑轮/三棱镜/放大镜
- 彩蛋道具:厨房温度计(测量冰淇淋融化速度)
- “思维脚手架”提问法(借鉴哈佛Project Zero的Visible Thinking策略):
👉 “你猜会发生什么?” → 预测假设
👉 “你发现什么秘密?” → 观察描述
👉 “如果…会怎样?” → 发散联想
🎯 四大进阶引导策略(来自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实践经验):
1️⃣ 错误价值化:”哇!你的小船沉了,这太棒了!我们一起找找潜水艇的奥秘?”
2️⃣ 生活联结术:雨后带小班孩子比脚印深浅 → 初识压强
3️⃣ 概念童趣化:中班”豌豆射手”游戏理解抛物线
4️⃣ 成果可视化:大班用”工程师日志”记录桥梁承重实验
💡 最新实践案例(2023年幼教博览会获奖活动):
► 项目名称:《解救被冰冻的恐龙蛋》
► 学科融合:科学(状态变化)+技术(工具使用)+工程(防护设计)
► 教师支持:
- 阶段1:提供盐/温水/吹风机等不同解冻工具
- 阶段2:引导绘制”解救方案示意图”
- 阶段3:延伸讨论”极地动物防冻妙招”
⚠️ 特别注意(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特别提醒):
“幼儿STEM的核心是思维习惯而非知识灌输,要警惕把探究变成说教!”建议每天预留1小时”自由发现时段”,教师角色应是”好奇的共学者”而非”答案提供者”。
📚 延伸资源推荐:
- 绘本:《神奇的水》《乔伊想当建筑师》
- 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NHK幼儿版)
- 教具:Gigo积木套装(适配3岁+的机械原理)
记得上次培训时,一位青年教师问我:”孩子总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该怎么答?”我的建议是:”你猜是小精灵用蓝色蜡笔画的,还是有什么魔法?咱们做个彩虹实验找出答案吧!” —— 因为最好的STEM教育,永远始于天马行空的问题,终于闪闪发亮的眼睛✨
各位老师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最近孩子们提出的最有趣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脑暴活动方案吧~
幼儿园STEM启蒙 #探究式学习 #幼师成长日记 #生成性课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