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啦!作为每天和电子奶瓶抢孩子的幼教人,我特别理解老师们的焦虑。来分享几个我们幼儿园正在用的”阅读破壁术”,都是结合了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对话式阅读”理论和一线实战经验总结的~
🌟【先破后立——3步瓦解电子依赖】
- “魔法置换术”(借鉴芬兰赫尔辛基幼儿园的屏幕时间管理)
- 把动画片角色变成立体书:比如看完《小猪佩奇》,马上拿出同主题的机关书
- 我们园用《变变看!佩奇的雨天》立体书,小朋友按按钮就能弹出彩虹,比屏幕互动更有真实感
- “感官轰炸法”(参考台湾绘本教父郝广才的多感官阅读)
- 设计”能闻能摸”的绘本:比如讲《好饿的毛毛虫》时
- 配套提供:
✅ 洞洞书(手指模拟毛毛虫钻)
✅ 水果香卡(闻苹果/梨子香味)
✅ 绒布道具(感受破茧成蝶) - “戏精养成计划”(融合美国Bank Street学院的戏剧教学法)
- 把平板架变成小剧场:用《三只小猪》举例
- 让小朋友轮流当:
📱 “人肉播放器”(负责翻页配音)
🏠 “智能家居”(演草屋/砖屋震动效果)
🐺 “体感游戏”(大灰狼吹气时全班一起”呼——”)
📚【重建系统——4招构建阅读脑】
- “21天阅读彩蛋”(根据北师大李燕芳教授的阅读习惯养成研究)
- 每天放1本”神奇绘本”在不同角落:
▶️ 周一科学区藏《海底100层的房子》
▶️ 周二建构区放《积木大作战》 - 找到书的孩子获得”故事大王”勋章
- “反套路亲子包”(改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亲子共读法)
- 发放”三无”阅读包:
🚫 无文字说明
🚫 无固定玩法
🚫 无标准答案 - 比如只放《噗噗噗》+ 吸管+ 气球,让家长和孩子开发新玩法
- “失控阅读日”(灵感来自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 每月1次”图书大暴走”:
🔥 允许把书垫在脚下比身高
🔥 用绘本搭多米诺骨牌
🔥 给恐龙书上贴”创可贴” - “阅读存折2.0″(升级深圳实验幼儿园的积分系统)
- 设置”感官银行”:
👀 看书记1分
👂 听故事记2分
👋 摸书记3分
👃 闻书香记5分 - 攒满20分兑换”盲盒故事会”(随机掉落讲故事权利)
💡 关键要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
“不要把电子设备当洪水猛兽,要把它变成阅读的梯子。比如用iPad扫描绘本会出现AR动画,反而能让孩子发现’原来书里有更酷的世界'”
我们园实践这套方法后,最成功的案例是让一个每天玩手游4小时的大班孩子,三个月后成了”绘本推荐官”,现在他发明的”奥特曼绘本格斗游戏”可是全班最爱的阅读活动呢~
老师们不妨试试看,记得要像对待嫩芽一样,给孩子的阅读兴趣留出”试错生长”的空间哦!需要具体某类绘本的延伸方案可以随时喊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