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教师怎样引导幼儿在项目中进行深度思考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如何引导幼儿在项目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来自20年幼教专家的实操指南

作为一名专注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实践者,我经常在师训中被问到:”孩子们做项目时总是浅尝辄止,怎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深入思考呢?”今天我将结合哈佛大学”可见思维”(Visible Thinking)理念和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深度学习理论,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实践策略。

一、项目设计阶段:埋下思考的”种子”

1. 选好”真问题”,点燃思考热情

华南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强调:”幼儿项目选题要来自真实生活,能引发认知冲突。”上周我在上海某示范园观察到一个优秀案例:孩子们发现操场水坑总是干得很慢,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为什么我们的操场总是湿漉漉的?”这个真实问题,由此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深度探究。

2. 提供”思维脚手架”工具

我在新加坡交流时学到的”思考路标图”特别实用:

  • 观察阶段:提供放大镜、记录本
  • 提问阶段:使用”我想知道…”句式框
  • 假设阶段:”我的猜想是…”记录表
  • 验证阶段:对比观察表

二、项目开展阶段:保持思考的”温度”

1. 提问的艺术

美国Reggio教育专家Lella Gandini建议采用”三层次提问法”:

graph TD
A[事实性问题] --> B[分析性问题]
B --> C[反思性问题]

例如在”我们的树朋友”项目中:

  • 第一层:你看到树叶是什么形状?(事实)
  • 第二层:为什么这面叶子有洞而那面没有?(分析)
  • 第三层:如果大树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反思)

2. 记录与回溯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开发的”项目日记”很有创意:

  • 每日用手机拍3张关键瞬间
  • 每周用图画+符号做”思维地图”
  • 每月汇总成”我们的发现”小书

三、项目总结阶段:让思考”看得见”

1. 多元表征策略

参考意大利Reggio教育的”儿童一百种语言”理论,可尝试:

  • 戏剧表演重现探索过程
  • 黏土/积木制作三维模型
  • 绘制带语音讲解的思维导图

2.”思考圈”分享会

我借鉴芬兰教育模式改良的”3-2-1分享法”:

  • 3个发现
  • 2个疑问
  • 1个新想法

特别提醒:教师的三重角色定位

  1. 脑力”助产士”:当孩子说”蜗牛爬得慢”时,追问:”有多慢?我们怎么测量?”
  2. 认知”镜子”:经常复述孩子的话:”所以你认为…是这样吗?”
  3. 思维”导游”:在孩子卡壳时提供”可选路径”而非答案

记得北京安华里幼儿园张园长说过:”深度思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环境中’长’出来的。”最近我带老师们研发的”思考能量条”很有趣味性——把思考过程可视化为一格格充能的电池,孩子们特别热衷于”给自己充电”。

希望这些方法能给各位老师带来启发。记住,幼儿的深度思考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和反复的尝试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专业敏感,做有准备的观察者和支持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教师怎样引导幼儿在项目中进行深度思考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