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评价法】如何成为家园共育的”魔法纽带”?看新西兰幼教专家Margaret Carr的”3步惊艳法”!🏰
✏️ 一、为什么说学习故事是”会说话的评价”?(理论支点)
新西兰早期教育框架Te Whāriki提出者Helen May强调:”学习故事不是打分表,而是用叙事显微镜捕捉幼儿的’哇时刻’!”它通过:
- 注意(Observation)- 用手机拍下小宝用积木搭”外星城堡”的专注表情
- 识别(Recognize)- 发现其中展现的”三维空间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 回应(Respond)- 家园共同设计”建筑师职业体验”延伸活动
🎯 二、3招让学习故事变身”家园朋友圈爆款”(实操锦囊)
▶️ 第1招:黄金比例写作法(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
✓ 30%客观描述:”小美把不同形状的树叶按大小排列成’彩虹龙'”
✓ 40%专业解读:”展现分类能力+自然美感的融合(参照《指南》科学领域)”
✓ 30%成长邀约:”家里阳台捡的落叶可以和孩子玩哪些延伸游戏?”
▶️ 第2招:二维码互动技术(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创新做法)
每个故事附带:
- 📹 10秒过程视频:扫一扫看孩子专注咬饼干搭建的可爱模样
- 🎤 语音日记:”老师,我建的这个是恐龙牙齿医院!”(原声收录)
- 💌 家长留言区:妈妈分享”昨晚他突然要用乐高复刻这个作品”
▶️ 第3招:成长银行存折本(借鉴日本藤幼儿园评价体系)
把每个故事打印成”存款单”,家长存入:
- 本月”社会性存款”:主动帮同伴捡起打翻的彩笔
- 本月”创造力利息”:自创”蜗牛赛跑”游戏规则
期末生成专属《成长资产负债表》
📊 三、数据见证的改变(深圳实验幼儿园跟踪调查)
使用学习故事评价法后:
- 家长参与率提升63%(从每周签到→主动分享家庭观察记录)
- 教师观察精准度提高41%(从”活泼开朗”等泛评→识别出17种学习倾向)
- 幼儿关键经验获得提速2.3倍(如原需3个月的数概念掌握缩短至5周)
💡 专家特别提醒(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观点):
“要避免把学习故事写成’好人好事表扬信’,重点不是评价’棒不棒’,而是解读’怎么学’。建议教师随身携带‘学习透镜笔记本’,随时记录那些打破常规的‘不完美时刻’——正是这些瞬间藏着真正的成长密码。”
🎁 彩蛋工具:
免费领取《学习故事四维评价雷达图》模板(含200+高质量观察词汇库),关注后回复”魔法桥梁”获取~
现在就用这份”会生长的评价”,让家长看见:原来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瞎玩”,都是了不起的学术研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