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的舞台:幼儿教师如何让家长和娃”闪耀全场”?
亲子共读的价值与意义
很高兴您提出这个充满意义的主题。亲子共读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的活动形式,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所说:”亲子共读不仅是阅读活动,更是情感交流的载体,是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专业角度看,亲子共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 认知发展:提升语言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 情感发展:增强亲子依恋、培养共情能力、建立安全感
- 社会性发展:学习社交规则、培养倾听习惯、发展合作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研究显示,经常参与亲子共读的幼儿在入学后的学业表现和社交能力上都有显著优势。
幼儿教师在亲子共读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幼儿教师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应该扮演以下角色:
- 专业指导者:提供科学的共读方法和策略
- 资源提供者:精选适合的绘本和材料
- 活动设计者:策划有趣有料的共读活动
- 过程观察者:记录分析亲子互动质量
- 成长助推者:给予个性化反馈与建议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曾说过:”教师要像导演一样,既要提供舞台,又要懂得适度退场,让家长和孩子成为真正的主角。”
让亲子”闪耀全场”的实用策略
第一阶段:活动前的精心准备
- 绘本选择
- 年龄适宜性:0-3岁选择互动性强、画面简单的绘本;3-6岁可选择情节稍复杂的故事
- 主题多样性:涵盖情绪管理、生活习惯、自然科学等多元主题
- 文化包容性: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绘本
- 环境创设
- 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角
- 提供多种阅读姿势选择(座椅、地垫、抱枕等)
- 准备简单的道具(手偶、头饰等)
- 家长培训
- 开展小型工作坊,示范互动式阅读技巧
- 提供”亲子共读指导卡”
- 分享优秀共读视频案例
第二阶段:活动中的专业引导
- 破冰环节
- 设计简单的亲子互动游戏
- 用音乐或律动调动参与热情
- 共读示范
-
教师示范多种阅读方式:
- 对话式阅读(提问-回答-拓展)
- 表演式阅读(角色扮演)
- 探索式阅读(引导观察画面细节)
- 亲子实践
- 给予家长充分实践机会
- 巡回指导,提供个性化建议
- 鼓励家长记录孩子的有趣反应
- 延伸活动
- 艺术创作(绘画、手工等)
- 戏剧表演
- 主题讨论
第三阶段:活动后的持续支持
- 反馈与鼓励
- 为每个家庭拍摄精彩瞬间
- 制作”闪光点”记录表
- 定期分享家庭共读成果
- 资源推荐
- 建立班级绘本漂流站
- 分享优质绘本推荐清单
- 提供延伸活动建议
- 长效机制
- 设立”亲子共读日”
- 开展”阅读小明星”评选
- 组织家庭阅读沙龙
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Q1:家长说自己不会讲故事怎么办?
A:可以建议:
- 从看图说话开始,不必严格按文字讲
- 多用提问引导孩子参与
- 分享简单有趣的讲述技巧(如拟声词运用)
Q2: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处理?
A:
- 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的绘本
- 控制共读时间(小班10-15分钟为宜)
- 允许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如边玩边听)
Q3:家长问每天应该共读多久?
A: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李思娴教授的研究建议:
- 1-2岁:5-10分钟
- 2-3岁:10-15分钟
- 3-6岁:15-30分钟
强调”坚持每日”比”单次时长”更重要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1:绘本剧场的魔力
某园在中班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亲子共读后,组织家庭分组创编故事结局并表演。李妈妈分享:”没想到平时沉默的爸爸和孩子能一起设计那么多有爱的动作,孩子到现在还经常和我们玩’爱的测量游戏’。”
案例2:阅读延伸的惊喜
王老师在大班共读《小种子》后,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种植并记录观察日记。三个月后,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生命成长的过程,更培养了责任感和持续观察能力。
结语
亲子共读是孩子成长路上珍贵的礼物。作为专业幼教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创新,成为家长科学育儿的支持者,孩子阅读兴趣的点燃者。正如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不是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表现,不是通过聆听言语获得,而是通过环境中的经验来获取。”
让我们共同搭建更多亲子共读的舞台,见证每个家庭独特的”闪耀”时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