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故事迷”,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新西兰教育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这套革命性评价体系如何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先看一个真实案例:北京海淀区某幼儿园的王老师用学习故事记录了中班小朋友”积木倒塌事件”——
📝观察到:小宝连续3次调整底座宽度来稳固积木塔
📝识别到:展现出了惊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思维
📝后续支持:随即在区角投放了不同材质的建筑工具
这种评价法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实现了三个突破性转变:
- 🔍 从”找不足”到”发现闪光点”
华东师大周欣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传统评价中78%的反馈聚焦幼儿不足,而学习故事让教师学会用”显微镜”捕捉生长点 - 🧩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跟踪”
就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的:”每个学习故事都是儿童成长的动态拼图”。深圳南山区某园通过建立电子故事库,实现了对每个幼儿连续12个月的发展追踪 - 🎯 从”评价结果”到”教学指南”
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有个精妙的比喻:”学习故事就像给老师装的GPS导航”。当我们在故事中发现: - 30%幼儿对光影游戏持续好奇
- 45%在合作搭建时出现沟通障碍
这就自然生成了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
具体优化教学策略的三步法:
① 故事聚类分析(建议用便签分类法)
② 绘制班级发展热力图(推荐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
③ 开展”1+1+N”教研:
- 1个典型故事
- 1个理论支点(如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 N种支持方案
最新实践还发现,配合”学习故事分享会”效果更佳。成都某园让孩子用图画续写自己的故事,教师从中又发现了21%的新发展线索!
记住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话:”发现儿童才能发现真正的教育”。当我们用故事的眼睛看孩子,教学策略自然就会从孩子心里长出来🌱
要不要试试下周记录3个”哇时刻”故事?我打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悄悄说:广州荔湾区老师用这个方法后,家园共育满意度提升了37%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