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缺失时代,幼师可以这样点亮孩子的”野性童年”】
现状痛点:我们正面临”林间最后的小孩”危机(理查德·洛夫《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提出的”自然缺失症”概念)。城市幼儿园绿地面积仅有国家标准的1/3(2022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数据),但您知道吗?日本大阪府的幼儿园平均每2.5个孩子就拥有1平米的种植区。
破局方案一:打造”口袋自然角”
参考华南师大蔡黎曼教授的”微自然”理论,建议:
- 窗台生态瓶:用透明收纳箱制作”迷你湿地”,养2-3只中华圆田螺(建议选壳长1-2cm的幼螺),孩子能观察藻类共生现象
- 垂直种植墙:借鉴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经验,用快递箱改造种植单元,种鸡毛菜(15天可采收)和紫苏(可驱虫)
破局方案二:开发”五感自然课”
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团队推荐的创新教案:
• 听觉:录制”城市自然声景”(清晨鸟鸣/雨打芭蕉),结合蒙氏教具制作”声音配对卡”
• 触觉:设计”盲摸树皮”游戏(收集悬铃木/香樟/银杏树皮各10cm×10cm标本)
• 嗅觉:制作”嗅觉记忆瓶”(装入新鲜松针/揉碎的薄荷叶/桂花干)特别技巧:自然教育OMO模式
借鉴芬兰”Nature Schools”经验:
- 线上:用AR技术让孩子”驯养”虚拟宠物(如设置”电子蚯蚓”,需要孩子完成真实浇水任务来喂养)
- 线下:开展”21天自然打卡”(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方案),包括:
- 周1:”云朵侦察兵”(记录不同云型)
- 周3:”蚂蚁工程师”(观察蚁穴结构)
- 周5:”落叶银行家”(分类保存不同叶片)
教师工具箱:
• 推荐使用《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指导手册》(华东师大出版)
• 必备APP:形色(植物识别)、Merlin(鸟类识别)
• 低成本教具:五金店购买的沙筛(观察土壤分层)、烘焙温度计(测地温)
正如日本著名幼教专家鸟光美代子所说:”在孩子掌心放一片花瓣的时刻,就是宇宙与童心的对话。”即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只要我们善用”自然教育乘法思维”(自然环境×教育契机=无限可能),每个幼师都能成为点亮孩子自然之光的”持萤火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