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观摩北京市丰台一幼的区角活动时,李静园长特别强调:”幼小衔接阶段的社会性发展,要从’原子化个体’转向’分子型团队'”。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最近协作区”理论,我为大家整理出可落地的实践方案:
🌟 一、科学组队有门道(3-5人黄金法则)
▶️ 按兴趣分组:如搭建区”乐高特工队”、美工区”彩虹制造局”
▶️ 混龄搭配: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大带小”经验(5岁+4岁组合)
▶️ 动态轮换:每周采用”拼图分组法”让孩子接触不同伙伴
🎯 二、游戏化任务设计(附案例)
- “快递小分队”游戏(数学+协作)
- 任务:配送不同形状”包裹”到指定区域
- 发展点:分类协商、路线规划(清华大学胡华教授团队研发)
- “故事接龙箱”(语言+创意)
- 工具:放有随机物品的魔法箱
- 规则:每人30秒续编故事(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成熟方案)
- “植物观察联盟”(科学+责任)
- 采用”责任轮岗制”:记录员、浇水员、汇报员
💡 三、教师介入的3个关键时机
- 冲突升级时:使用”情绪温度计”可视化调节
- 思维固着时:抛出开放式问题(”如果…会怎样?”)
- 成功时刻:具体化表扬(”你们分工的方式很有策略”)
📌 特别提醒:
避免”假协作”陷阱!中国教育科学院刘占兰研究员指出,真正的协作需要:
✅ 共同目标
✅ 角色互补
✅ 成果互赖
最近在指导朝阳区某园所时,我们运用”团队勋章”系统,2个月内幼儿合作解决问题效率提升40%。建议教师随身携带”协作观察记录表”,重点关注:眼神交流次数、建议采纳率、互助行为频率等指标。
大家有什么创新的分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组团妙招”~ 🎨
幼小衔接密码 #社会性发展 #团队协作养成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