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孩子的历史文化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前期准备:
- 激发兴趣:在出发前,通过绘本、动画或故事向孩子介绍目的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比如,用《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绘本为北京故宫之行预热。
- 设定学习目标:根据孩子年龄设定小任务,比如”发现3件青铜器”(小班)、”记录朝代名称”(大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实地体验设计:
- 场景化学习:在古迹现场采用”时空穿越”游戏,让孩子扮演历史角色。如敦煌莫高窟研学中,让孩子体验”小小壁画修复师”,这与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念一致。
- 多感官浸润:在曲阜孔庙让幼儿拓印论语竹简(触觉)、听编钟演奏(听觉)、品尝传统饴糖(味觉),实现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强调的”全通道学习”。
-
专业引导技巧:
- 提问策略:使用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古人为什么这样建造?”(避免”对不对”的封闭提问),借鉴芬兰早期教育专家Kristiina Kumpulainen的对话式教学法。
- 实物教学:像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倡导的那样,提供可操作材料,如在西安城墙让孩子用乐高搭建烽火台模型。
-
延伸活动建议:
- 创作表达:返园后开展”我的研学故事”主题活动,通过绘画、戏剧表演等方式输出见闻,践行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理念。
- 家园共育:指导家长用”3F反馈法”(Fact-Feeling-Find)与孩子交流,如”今天看到什么?有什么感觉?学到了什么?”
典型案例参考:
南京某幼儿园在中山陵研学中,设计”梧桐叶里的历史”活动:
- 用民国时期老照片对比现今景观
- 收集不同形状梧桐叶制作”时间长廊”
- 模拟孙中山先生植树场景
该案例荣获2023年全国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奖。
特别注意:
这种沉浸式、游戏化的研学方式,能让孩子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的那样,”在触摸历史温度中自然建构文化认知”,比单纯说教效果提升47%(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2年调研数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