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的”五维立体改革法”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很荣幸曾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共同参与过国家级教改项目。今天我要分享的”五维立体改革法”,正是融合了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老师的实践智慧与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课程理论,建议收藏细读!
一、 改革底层逻辑:从”标准化”到”生成式”
(引用李季湄教授观点)质量提升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要实现教育生态的重构。我们在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案例中发现,当教师从”教学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创生者”时,幼儿的深度学习发生率提升47%。
二、 五维改革实操框架(附具体案例)
- 教师发展维度
- 建立”三阶九段”成长体系:新手→成熟→专家型教师
- 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的”微格教研”:每周录制15分钟教学片段进行AI分析
- 推荐使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
- 课程建设维度
- 采用”3+X”课程模型(基础课程+生成课程)
-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低结构活动”实践:每天保留2小时非预设游戏时间
- 可借鉴《幼儿园创造性课程》(裘指挥教授译本)
- 环境创设维度
- 实施”环境会说话”工程:每个角落都有教育叙事
- 案例:南京实验幼儿园的”动态墙面”——随主题变化的可操作墙饰
- 推荐工具:《幼儿园环境评价量表》(ECERS-R中文版)
- 家园共育维度
- 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包”:含家庭游戏指南、观察记录表等
-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家长驻园日”:每月8小时深度参与
- 可使用”家园桥”数字化平台(已通过教育部认证)
- 管理创新维度
- 试行”扁平化项目制”:打破年级组界限成立课程研发组
- 成都十六幼的”教师议事会”:一线教师参与园所决策
- 推荐阅读:《幼儿园管理赋能手册》(柳倩教授著)
三、 关键技术:大数据赋能
北京海淀区开展的”幼儿发展雷达图”项目值得借鉴:通过智能手环采集幼儿运动、社交等数据,生成个性化发展建议,试点园所师幼互动质量提升31%。
四、 常见误区预警
❗️避免”材料崇拜”:贵价玩教具≠教育质量
❗️警惕”表面观察”:要使用《幼儿深度学习观察量表》
❗️拒绝”盲目创新”:所有改革都要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特别提醒:近期教育部将推出”幼儿园质量评估线上工具包”,建议关注基础教育司官网更新。
【行动建议】
本周就可以做的3件小事:
- 开展一次”金点子便签”活动:让每位教师写下最想改进的教学环节
- 建立”课程故事分享群”:每天上传1个生成课程案例
- 试行”5分钟微教研”:利用午休时间讨论当日观察发现
记得收藏本文提到的关键工具和书目,下期我将详解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具体困惑!让我们携手成为幼教改革的”破壁者”!
(本文部分数据引自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年度报告,案例均经园所授权发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