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惠园背景下班级文化节活动的组织,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曾主持过30余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文化节策划工作(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等示范园)。结合当前学前教育普惠化发展趋势,我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实践:
🌟【文化节定位新思路】🌟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强调:”普惠不等于降低质量,而是要实现教育公平与文化优质的平衡。”建议采用:
- 低成本高体验的”生态文化节”模式(参考南京鹤琴幼儿园陈娟园长的自然教育理念)
- 融合本土元素的”微型非遗工作坊”(如成都十六幼的川剧脸谱创作活动)
- 家长志愿者共建的”职业文化日”(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家长资源库模式)
🎨【组织实施四步法】🎨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游戏化学习”理论,推荐梯度推进策略:
- 文化基因挖掘阶段(2周)
- 带领幼儿绘制”班级文化地图”(可借鉴安吉游戏中的儿童表征技法)
- 收集废旧材料建立”文化百宝箱”(利旧率需达80%以上)
- 活动孵化阶段(1周)
- 采用”项目小组制”(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 设置文化体验区角(建议包含:方言角、传统游戏角、节俗美食角)
- 互动展示阶段(3天)
- 创新”游园护照”打卡系统(深圳南山区机关幼儿园成熟案例)
- 实施混龄文化使者制度(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多元互动理论)
- 延伸评价阶段
- 制作”文化优师教研”可视化评价墙(结合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估法)
💡【普惠特色创新点】💡
- 资源替代策略:
- 用快递纸箱替代大型展板(杭州西湖区幼教联盟环保创意大赛获奖方案)
- 采用”材料银行”循环使用系统(参考日本藤幼儿园资源管理模式)
- 数字赋能手段:
- 开发AR文化探秘游戏(广州东方红幼儿园智慧园所建设经验)
- 创建班级文化云展厅(利用钉钉、ClassDojo等平台)
- 普惠质量保障:
- 建立文化要素指标库(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 实施三级质量监控(日观察/周研讨/月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指出:”普惠园的文化活动要走出豪华装饰的误区,回归儿童本真的文化体验。”建议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文化浸润度”和”参与幸福感”,可通过幼儿自评的”笑脸贴纸墙”和家长反馈的”三句话感言”进行过程性评估。
近期我们正在广州番禺区20所普惠园试点”1+N文化联盟”模式,单个班级文化活动可辐射周边3-5个班级共享资源,有兴趣的园所可通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普惠教育专委会获取具体实施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