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于”家园共育怎样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科普主题活动”这个问题,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分享一套经过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验证的”三维联动”实践方案(附具体案例):
🌟【破冰阶段:制造”科学向往感”】
- “科学盲盒”预热法(参考上海乌南幼儿园做法):
- 提前一周发放内含磁铁、三棱镜等材料的神秘盒子
- 附上《给爸爸妈妈的科学任务卡》:”和孩子一起探索为什么磁铁会跳舞?”
- 80%的家长反馈这种”游戏化任务”显著提升参与意愿
- 家长赋能工作坊:
- 邀请中科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团队开展《3-6岁科学启蒙黄金法则》微讲座
- 演示”鸡蛋浮沉””彩虹牛奶”等5个家庭易操作实验
- 关键点:给家长”脚手架”而非教案(如提供”提问话术库”)
🔧【活动设计:构建参与生态圈】
采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提出的”PLEE”模型:
- Position(角色定位):
- 爸爸组:担任”实验安全员”(操作类活动)
- 妈妈组:担任”观察记录员”(自然探究类)
- 祖辈组:担任”传统科技讲解员”(如指南针演变)
- Level(分层任务):
- 新手家长:完成指定实验步骤(提供图文手册)
- 资深家长:带领小组拓展探究(如”怎样让纸船多装硬币”)
- 专家型家长:开发家庭实验(医生家长设计”听诊器探秘”)
- 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的经典案例:
- “泡泡科学院”主题中,让快递员家长演示”物流分拣科学”
- 程序员家长用Scratch制作互动课件
- 成功率提升关键:提前2周进行家长能力图谱分析
📊【可持续机制:3×3反馈系统】
- 儿童层面:
- 可视化记录墙:张贴孩子提出的”新十万个为什么”
- 科学存折:盖章累计探究积分(兑换实验室体验券)
- 家长层面:
- “三分钟快闪”分享:每次活动后家长录制短视频心得
- 颁发”家庭科学院”聘书(清华大学积极行为干预中心认证模板)
- 教师层面:
- 使用”雷达图”评估家长参与度(包含准备度、互动质量等5维度)
- 建立家长科学资源库(归类职业特长、空闲时段等)
💡特别提醒:避免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的常见误区——
× 把家长当免费劳动力
× 活动后缺乏深度反思
√ 推荐使用”KWL表格”(已知-想知-学知)进行活动复盘
最近我们在深圳实验幼儿园试点”科学家长联席制”,效果超出预期——家长自主发起”阳台科学角”项目,孩子提问量同比提升300%。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我们刚出版的《家园科学共育操作手册》(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
需要某类具体主题(如自然探究/物理现象/生命科学)的详细方案模板,可以告诉我,我这里有分年龄段的资源包可以分享给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