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摆脱电子设备纠缠,拥抱阅读快乐的5大策略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我是学前教育专家王茹(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困扰无数幼儿园的棘手问题——如何让孩子从电子屏幕转向书香世界?
一、现实困境:为何电子设备如此”迷人”?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幼儿对电子设备的依赖主要有三个原因:
- 即时反馈:游戏能立即给予奖励反馈
- 感官刺激:色彩鲜艳、音效丰富
- 互动性:可以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收
二、5步策略助孩子爱上阅读
1. 营造”魔法阅读角”——环境浸润法
实践案例: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李园长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他们在教室一角布置了”森林书屋”,用帐篷、软垫和柔和的灯光打造温馨环境,结果这个角落成为最受欢迎的区域。
操作建议:
- 使用主题装饰(海底世界、太空等)
- 设置舒适座椅和小桌子
- 定期更换书籍展示方式(如”本周推荐”)
2. 互动式阅读——让书”活”起来
专家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幼儿阅读不是识字训练,而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故事。”
创新方法:
✔ 角色扮演:读完《三只小猪》,提供道具让孩子们表演
✔ 声音剧场:为故事配上音效(摇铃当门铃、拍打纸板模仿脚步声)
✔ 延伸活动:读《好饿的毛毛虫》后,带孩子观察真实蝴蝶的生命周期
3. 建立”21天阅读挑战”——习惯养成计划
数据支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调研显示,持续21天的阅读活动能使78%的幼儿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
实施方案:
- 设计趣味打卡表(每读完一本贴一颗星星)
- 设置阶段性奖励(非物质奖励如”故事大王”称号)
- 邀请家长参与家庭阅读打卡
4. 图书选择策略——”3+3″原则
选书指南(基于儿童文学作家彭懿的建议):
3要:
- 要图多字少
- 要互动性强(翻翻书、洞洞书等)
- 要贴近生活经验
3不要:
- 不要说教性太强
- 不要画面过于复杂
- 不要文字量过大
经典推荐:
5. 榜样示范——教师自身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指出:”教师是否热爱阅读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态度。”
教师可以:
- 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教师阅读示范”
- 分享自己小时候的阅读趣事
- 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用图画形式)
三、关键提醒:电子设备并非洪水猛兽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提醒:”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也能辅助阅读,如:
- 观看优质绘本动画
- 使用AR互动绘本
- 收听有声故事”
但要遵循”3个20″原则:
✔ 每天不超过20分钟
✔ 距离屏幕20英寸以上
✔ 每20分钟远眺20秒
四、给幼师的特别建议
- 个性化关注:为每个孩子建立”阅读成长档案”
- 家园协作:定期举办”家长阅读工作坊”
- 持续学习:关注如《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等专业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
记住,培养阅读兴趣是一场温柔的坚持。就像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所说:”图画书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让我们用专业与爱心,为孩子打开那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延伸思考:
您班级里最有效的阅读促进活动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实践经验,让我们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