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缺失?看这些妙招让孩子”野”起来!】🌿🐞
当代幼师面临的灵魂拷问:当我们的孩子分不清麦苗和韭菜,当城市化让”自然缺失症”蔓延,我们该如何在有限的园所空间里,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向自然的任意门?
📍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子勋曾说:”孩子的鞋底有多脏,心灵就有多丰盈。”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更提出”感官唤醒五步法”,这些都为幼儿园自然教育提供了黄金指南。结合北京花草园、成都华德福等特色园所的实践经验,我整理了这份”自然游乐手册”:
✨ 【低成本高回报的5大自然游戏】
- “魔法感官瓶”(小班最爱)
收集雨滴/落叶/松果装入透明瓶,摇一摇听自然交响乐。上海宝山机关幼儿园的王莉老师用这个游戏,让3岁幼儿的专注力提升40% - “阳台生态圈”(中大班STEAM项目)
用PVC管搭建迷你菜圃,记录植物日记。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孩子在此过程中,自发研究了”蚯蚓工程师的土壤改造术” - “自然盲盒”(全龄段爆款)
把不同纹理的自然物装进袜子,蒙眼触摸猜物。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研究显示,这类触觉游戏能显著提升幼儿的观察描述能力
🎨 【环境创设的3个心机点位】
• 光影区:悬挂CD光盘制造彩虹,搭配绘本《彩虹色的花》
• 气味角:种植薄荷/迷迭香,制作”闻香大师”配对卡
• 声音墙:悬挂风铃/锅铲/竹筒,举办”自然音乐会”
📌 关键提示:自然教育不在于场地大小,而在于是否建立了”持续性自然联结”。正如日本东京藤幼儿园设计师手冢贵晴所说:”每个水滴都能折射太阳,每个角落都能孕育生命。”
💡 进阶建议:尝试”3×3自然计划”——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持续3个月的自然接触,你将看到孩子这些变化:
• 问题解决能力 ↑35%(哈佛教育学院追踪数据)
• 攻击性行为 ↓28%
• 创造性表达 ↑41%
现在轮到你了:明天准备在哪个角落给孩子藏一片”会说话的树叶”呢?🌱 记得观察他们发现秘密基地时的星星眼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