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魔法学院】让幼儿园变身创意工坊的7个超实用妙招!✨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的”环境设计师”,我特别认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观点:”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在设计STEAM学习环境时,我们要像乐高积木一样,把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数学(M)五大元素玩出花样!下面分享我在北京丰台一幼参访时学到的绝妙方法:
- 打造”变形金刚式”区角组合
💡 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移动式墙板”设计: - 周一变身”疯狂动物城”(生物科学角)
- 周三重组为”小小建筑师”(工程搭建区)
- 周五幻化成”彩虹实验室”(艺术化学站)
建议配备带轮子的储物柜,方便每日重组空间 - 创设”问题风暴墙”
我在深圳实验幼儿园看到超棒的实践: - 每周抛出”灵魂拷问”(如:怎么让纸船承重10个积木?)
- 配备”探索百宝箱”(提供吸管/橡皮筋等开放性材料)
- 记录孩子们的100种奇思妙想(图文并茂展示)
- 开发”五感探险走廊”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 视觉:光学折射游戏墙(废旧CD+手电筒)
✔️ 听觉:水管传声装置(PVC管创意组装)
✔️ 触觉:”神秘触摸箱”(不同纹理材料盲猜)
✔️ 嗅觉:”气味实验室”(香料+滴管游戏)
✔️ 味觉:安全果蔬品尝台(需保健医监督) - 设计”STEAM日记本”
参考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课程观察法:
✏️ 每个孩子配备探索记录册
✏️ 用贴纸/涂鸦/教师文字记录发现
✏️ 定期开展”小科学家发布会” - 构建”自然STEAM站”
像芬兰幼儿园那样把大自然当教室:
🌱 种植观测角(量杯/放大镜/生长记录表)
🌊 雨水收集系统(漏斗+量筒+绘图表)
🍃 树叶分类游戏(形状/脉络/颜色矩阵) - 引入”拆解工作室”
受德国森林幼儿园启发:
🔧 收集废旧电器(确保安全性)
🔧 提供儿童安全工具
🔧 鼓励”破坏性探索”并画下内部结构 - 创设”家庭STEAM充电站”
借鉴美国高瞻课程的家庭延伸:
📌 每月发放”家庭任务卡”(如:厨房密度实验)
📌 展示家长录制的探究短视频
📌 举办”亲子创客集市”
✨ 环境设计黄金法则 ✨
- 留白原则:30%空间留给儿童自主布置
- 混龄互动:设置需要合作完成的装置
- 真实材料:减少仿真玩具,多用生活物品
- 错误展示:把”失败作品”变成学习资源
记得参观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时,李建君园长说过:”最好的STEAM环境是会呼吸的成长档案。”不妨在墙面预留”我们的发现”动态展示区,用便利贴随时记录孩子们”啊哈时刻”。
您最想先尝试哪个创意呢?欢迎分享您的实践心得,我们可以像STEAM教育倡导的那样,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更多创新火花!🎇
(小贴士:下周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用快递纸箱打造低成本STEAM装置”,敬请期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