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STEM幼儿园课程设计达人”,今天我要分享几个让STEM教育活起来的”神操作”!(掏出小本本准备记重点吧~)
🌟【资源筛选黄金法则】记得北师大霍力岩教授说过:”好的STEM资源要像乐高积木,既能单独玩又能组合创变”。推荐三个顶配资源库:
1️⃣ 可汗学院儿童版(Khan Academy Kids)的”小工程师实验室”
2️⃣ 国家地理幼儿STEM专区(配熊猫博士双语解说)
3️⃣ 上海STEM云中心的”幼儿园趣味实验包”
🎯【年龄适配秘籍】根据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研究:
🔸 3-4岁:多用”会说话的资源”(如BBC的Hey Duggee动画STEM片段)
🔸 4-5岁:推荐可交互资源(Toca Nature这类虚拟生态沙盘)
🔸 5-6岁:尝试简单编程资源(ScratchJr制作下雨报警器)
💡【落地实施的三个爆款案例】(昨天刚在朝阳区示范园验证过!)
案例1️⃣:用”神奇校车”APP做影子实验时,我们让幼儿先预测→APP模拟→户外验证,你猜怎么着?98%的孩子发现了太阳位置与影长的关系!
案例2️⃣ 结合Phet仿真实验做”纸桥承重”,孩子们用平板测试不同造型后,激动地喊:”三角形真的最厉害!”
案例3️⃣ “植物成长计时器”APP记录豆苗生长,配合《小种子》绘本,最后孩子们自创的”植物生长Rap”简直萌翻天!
🚀【资源混搭小心机】深圳名师王莉的”三明治教学法”超好用:
第一层:先用Mystery Science的5分钟小视频”吊胃口”
第二层:穿插实物操作(比如用吸管搭塔)
第三层:回到Nearpod做即时成果展示
切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特别提醒:”屏幕时间每天不超过15分钟,重点要转化到实体操作!”
📱【最新武器库更新】刚参加完ISTE教育科技大会挖到的宝:
• 谷歌新出的”AI积木”(Blockly Games)
• 幼儿版AR显微镜(Microscopio AR)
• 本土神器”火星人科学”微信小程序
最后送你个彩蛋🎁:尝试让孩子用Flipgrid录制”STEM小主播”视频,我们园区的作品还被央视少儿频道转载了呢!(骄傲脸)
记住:最好的STEM教育,是让孩子觉得在玩超级有趣的游戏!下次需要具体年龄段资源清单随时滴滴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