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STEM教育10年的幼教人,看到”小小机械创意发明家”这个主题就特别兴奋。让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一套让3-6岁孩子玩转机械创意的”五感探索法”。(配上可爱的机械齿轮手势)
🌟 趣味导入环节 🌟
记住华东师大郭力平教授说的:”幼儿的发明是从’破坏’开始的”。我最近在浦东幼儿园做教研时就发现:给孩子一堆废旧钟表、玩具车拆着玩,2小时后他们就能组装出会动的”古怪装置”!
推荐三个爆款活动:
- 【神奇的齿轮派对】用蛋糕托盘+木棍做超大齿轮组
(展示上周徐汇园小朋友用这个做的”自动喂猫机”照片) - 【管道工程师】PVC管+漏斗组合大赛
- 【纸箱变形记】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空箱工作坊”模式
🔧 分龄指导秘诀 🔧
小班(3-4岁)重点:
- 模仿基本机械运动(推拉/旋转)
- 推荐使用”机械操作墙”(展示自制教具图)
中班(4-5岁)进阶: - 组合2种以上简单机械
- 必玩”斜坡快递”游戏(用积木搭传送带)
大班(5-6岁)挑战: - 解决真实问题(如设计自动浇花器)
- 推荐借鉴芬兰”Me & My City”项目经验
💡 创意激发三法宝 💡
- “问题罐头”游戏:把日常问题写成纸条让孩子抽
(比如”怎么让积木自己回家?”上周引发轩然大波) - “机械绘本加油站”:
- 《机械运转的秘密》立体书
- 宫西达也的《小卡车》系列
- “发明家日志”:用照片+图画记录创意过程
🎯 专家锦囊 🎯
北师大王小英教授团队的实证研究表明:幼儿机械思维发展的关键是”感知-操作-表征”循环。建议每阶段:
- 触摸真实机械零件(触觉盒)
- 观看慢动作机械视频(视觉)
- 角色扮演”小工程师”(情境模拟)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作品完美主义”!就像南师大虞永平教授说的:”幼儿的发明价值在于思维过程而非结果。”上周闵行园有个孩子用奶粉罐做的”倒水机器人”虽然漏水,但包含了3种机械原理呢!
老师们不妨试试这些晨间对话:
“如果牙刷会自己动,它需要哪些零件?”
“你发现滑梯和跷跷板有什么共同秘密?”
最后送上我们园独创的《机械创意评价表》(分享电子版二维码),包含:
- 齿轮使用指数
- 问题解决星级
- 合作创新分数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发明家,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堆”破烂”和无限可能!(眨眼)下次可以聊聊怎样用乐高积木教液压原理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