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玩转课程开发?资深园长教你3步成为”创课达人”!》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实践者,我经常被年轻教师问到这个充满时代感的专业命题。记得去年在深圳培训时,一位95后教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李园长,我们天天说课程开发,难道就是换个主题做环创吗?”这个问题恰恰反映了当下幼教人专业发展的痛点。今天,我用三个进阶攻略带您突破瓶颈。
🌟 第一关:从”教学执行者”到”课程设计师”的思维升级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曾指出:”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水岭。”建议您:
- 建立”儿童观察日志”,像福禄贝尔观察花园那样记录幼儿的100个”哇时刻”
- 玩转”五维分析法”:将《指南》目标拆解成可观察的行为指标
- 参加像南京鹤琴书院这样的工作坊,学习张俊教授团队的”生成课程孵化术”
🎨 第二关:打造个人专属的”课程开发工具包”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刘颖园长团队的秘诀值得借鉴:
• 活用”课程魔方”:将地域文化(如老北京胡同游戏)X幼儿兴趣(如最近爆火的”萝卜刀”现象)X核心经验进行创意组合
• 开发”微课程种子库”:把一日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暴雨后出现的蜗牛)变成15分钟探究活动
• 善用数字化工具:尝试用”优师教研”APP的课程地图功能进行可视化管理
💡 第三关:构建可持续的”专业成长生态圈”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王微丽园长的经验告诉我们:
√ 加入”课程创生社群”:每周参与线上案例研讨(推荐”幼教智库”的周四夜话)
√ 实践”三轮修订法”:首轮试行→视频复盘→专家把脉(可邀请片区教研员参与)
√ 建立”课程成长档案”:用vlog记录每个课程的演进过程
特别提醒:深圳实验幼儿园杨梅园长团队的”1+N课程开发模式”证明,当教师每月至少主导1个微课程开发,专业能力会有质的飞跃。建议从”十分钟游戏化微课”入手,比如用”奥特曼打怪兽”的情境设计数学配对游戏。
您准备好开启课程开发的冒险之旅了吗?不妨从明天晨间谈话时捕捉孩子的第一个”为什么”开始!记得有位年轻的教研组长小鹿老师,就是从孩子问”为什么树叶会跳舞”出发,开发出了获省级奖项的”风之课程”。期待您也能讲述属于自己的课程故事!
(下次我们可以聊聊”如何用小红书爆款思维设计幼儿园主题活动”,需要的话随时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