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让孩子从小浸润在历史文化中,是培养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让我用一个超有趣的”五感沉浸式教学法”来分享具体方案,保证孩子们玩得嗨还学得好~
🌟【场景化教学设计三步走】🌟
- 穿越时空的”文物盲盒”(触觉激活)
参考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的”让文物活起来”理念,我们可以: - 准备仿制青铜器碎片/青花瓷片等文物标本
- 每组发放”考古工具包”(小刷子、放大镜等)
- 设计闯关卡:”猜猜我是谁”文物身份解密
- “非遗大师面对面”(听觉+视觉体验)
借鉴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体验式学习理论:
√ 邀请皮影戏/剪纸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
√ 创设”拜师学艺”环节(15分钟微课堂)
√ 使用抖音热门”非遗变装”形式记录过程 - 时空胶囊制作工坊(动觉输出)
采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儿童一百种语言”理念:
♦️ 提供复古信笺+火漆印章套装
♦️ 引导孩子书写”给未来的传统文化”
♦️ 用活字印刷术制作专属纪念卡
🎯【分龄活动设计小贴士】:
▶️ 小班(3-4岁):侧重感官体验
- “文物摸摸看”触觉游戏
- 简易传统纹样拓印
▶️ 中班(4-5岁):增加角色扮演
- “小小解说员”情景剧
- 传统节日服饰cosplay
▶️ 大班(5-6岁):深化文化理解
- 设计”未来博物馆”创意画
- 开展”文物回家”伦理讨论
💡【三个必杀技提升效果】:
- 用”寻宝地图”替代传统路线图(参考迪士尼动线设计)
- 设置”通关文牒”打卡系统(每完成环节盖特色印章)
- 最后颁发”文化小使者”勋章(3D打印定制文物造型)
记得活动后要开展”文化涟漪行动”(这是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经典做法):
- 组织”我家传家宝”分享会
- 发起”非遗小主播”视频创作
- 布置”移动博物馆”走廊展区
这样的活动设计,既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感知传统文化”的要求,又能让孩子获得抖音上超火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老师们赶快试试看吧!最近我们在杭州蓓蕾幼儿园实践这个方案时,孩子们甚至自发组成了”甲骨文侦探社”呢~
PS:如果想要具体某类非遗(如传统建筑/节庆/工艺)的专项方案,欢迎随时追问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