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团队精神培养神器】幼师必收的5大妙招!
李季湄教授说:
“3-6岁是合作意识萌发的黄金期,游戏就是孩子的社会实验室。”
🔍 为什么游戏能培养团队精神?
1️⃣ 天然社交场(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观点)
像”老狼老狼几点了”这类追逐游戏,孩子会自发结盟躲避,比老师说100遍”要合作”更有效。
2️⃣ 具身认知理论支持
孩子通过肢体协作(如共建积木城堡)比单纯说教更能理解”我们”的概念。
🏆 5种爆款游戏方案(附具体话术)
1. 闯关式任务卡👉目标绑定
▶️ 案例:”彩虹伞运球”游戏
✍️ 教师引导语:”小球不想掉下去哦,看看哪组能像章鱼团队一样用8只脚(手)护住它?”
2. 角色困境设计👉共情培养
▶️ 北京北海幼儿园经典课例:
设置”受伤的小动物”角色,孩子必须轮流当担架员/医生,自然形成责任分工。
3. 渐进式挑战👉能力分级
✨ 小班:2人协作拼图(分界处贴不同颜色提示)
✨ 大班:真人版”团队贪吃蛇”(后一人扶前一人肩,集体穿越障碍)
4. 可视化激励👉团队勋章墙
参考安吉游戏评价体系:
用纽扣计数器记录合作行为,10次合作兑换”蚂蚁小队”勋章。
5. 结构化反思👉深度强化
🧠 提问模板:
“刚才小南主动扶住了快摔倒的乐乐,如果没有这个动作会发生什么?”
💡 三个避坑指南(来自一线园长访谈)
❌ 避免过度竞争(不设个人奖)
✅ 改用团队积分制,如”全班集齐100颗星星就解锁新玩具”
❌ 切忌教师强势介入
✅ 学瑞吉欧方案教学,在孩子冲突时先问:”你们需要什么工具来解决?”
❌ 警惕虚假合作
⚠️ 识别伪合作:确保每个角色都有不可替代性(如交通警察游戏中,少一个信号员游戏就无法进行)
📚 延伸资源推荐
- 书籍:《游戏力养育》(劳伦斯·科恩)
- 纪录片:《日本幼儿园的团体游戏哲学》NHK版
- 教具:”合作蜂巢”木质玩具(德国HABA出品)
记住这句话:
“当孩子们为同一个目标欢呼时,团队精神已悄然生根。” ——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
你会尝试哪种游戏方案呢? 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