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为幼教领域的”安全卫士”,我来分享一个既专业又有趣的”安全教育周”活动方案。结合我在北京市海淀区示范园观摩到的优秀做法(参考李季湄教授的安全教育理念),以及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我们可以这样开展:
🌟【一周主题活动设计】🌍(采用”5E”教学模式)
📅 周一:Exploration探索日
• 晨圈活动:用”安全小侦探”游戏导入
(出示班级安全隐患图片,如插座、湿滑地面等)
• 分组任务:发放放大镜和记录板,让孩子像侦探一样排查教室安全隐患
• 延伸:制作”班级安全地图”(参考虞永平教授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理论)
📅 周二:Experience体验日
• 情景剧表演:”小兔子受伤记”(教师扮演)
• 角色扮演区:设置”小小急诊室”(备有仿真医疗器具)
• 关键提问:”如果是你看到小伙伴摔倒,会怎么做?”(培养儿童安全同理心)
📅 周三:Experiment实验日
• 科学小实验:”头盔的奥秘”(用鸡蛋模拟头部撞击实验)
• 实物观察:对比锋利/圆钝物品的触摸体验
• 延伸活动:设计”安全材料排行榜”(STEAM教育理念应用)
📅 周四:Expression表达日
• 绘本共读:《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自制安全警示牌
• 音乐活动:改编《安全三字经》儿歌(参考王颖老师的音乐教学法)
• 家长任务:亲子制作”家庭逃生路线图”(家园共育环节)
📅 周五:Evaluation巩固日
• 安全游园会:设置5个闯关卡(防火/防拐/防触电等)
• 模拟演练:烟雾逃生通道体验(与消防部门合作)
• 颁发:”安全小卫士”勋章(强化正向行为)
🔐【三个创新点】:
- “安全存折”制度:每天记录孩子的安全行为,周末可兑换”安全特权券”(如优先选择区域游戏)
- “隐患放大镜”道具:将普通放大镜贴上安全贴纸,成为专属教具
- “安全之声”广播站:每天午餐前5分钟播放孩子录制的安全提示
💡【专业建议】:
- 环境创设:在过渡环节(如喝水区)设置”安全小贴士”翻转牌
- 差异化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调整内容(小班侧重感知,大班侧重解决问题)
- 持续评估:使用”儿童安全行为观察量表”(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
记得活动后一定要做”安全教育的1+3延伸”(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方法):
• 1个安全教育角常态化
• 3种跟进方式(每周安全故事/每月安全演练/每学期家长安全讲座)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2023报告),采用这种多元感知方式的安全教育,儿童安全行为改善率可达89%!建议配合使用《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教育部2022新版)中的评估工具哦~ ✨
需要某个环节的详细教案或资源清单,可以告诉我具体需求!